继子女是否因父母离婚丧失继承权

更新时间:2021-04-29 10:43:28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在实际生活中,继子女继承继父母遗产的条件关键就是他们之间是否形成了扶养关系,只有在继子女受到继父母的扶养或扶助,经法律确认其形成了扶养关系时,继子女才有继承权。那么,继子女是否因父母离婚丧失继承权?接下来就是由找法网小编带来继子女是否会因父母离婚丧失继承权的有关知识,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继子女是否因父母离婚丧失继承权

一、继子女是否因父母离婚丧失继承权

丙在和前妻离婚后,带着亲生女儿甲和乙结婚,后乙和丙离婚。现乙死亡,甲认为乙和其在共同生活过程中,形成了抚养关系,要求作为乙的法定继承人继承丙的遗产。

甲能否成为乙的继承人,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并明确《民法典》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37条规定,继父、继母与继子女之间,已形成抚养关系的,互有继承权。继子女继承了继父母遗产后,仍有继承生父母遗产的权利。但是在生父(母)与继母(父)离婚后,曾经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子女关系是否还继续?如果甲还是乙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那么甲继承乙的遗产是否就有了法律依据?


二、继父母子女关系的概述

父母子女关系是十分重要的社会关系,其承担起了抚养教育子女、赡养老人的重责,而继父母继子女的关系的产生并不由于出生和收养,具有特殊性。继子女是指夫与前妻或妻与前夫所生的子女。在现代社会,离婚和再婚已经不再是世俗不能忍受的事情了,如果再婚的一方有子女就会产生继父母子女关系。一般而言,父母子女关系的形成是由于出生、认领和收养等,而继父母子女关系的形成则不同,是由于父或母再婚。然而根据我国法律,仅仅凭借生父母再婚这一事实,并不必然在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产生法律上父母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只有在继父母将继子女收养为养子女,他们之间才具有法律拟制直系血亲关系;或者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形成了扶养关系,他们之间才能适用《民法典》上的父母子女关系。

根据我国《民法典》和相关司法解释,以及继父母子女关系形成的原因和特点不同,将继父母子女关系分为三种形式:名分型、收养型、形成法律抚养关系的共同生活型。

1、名分型,即未形成法律抚育关系。

生父(母)与继母(父)再婚时,继子女已经成年可以独立生活,或虽未成年但仍由其生父母提供生活教育费用,没有受继父或继母的抚养教育,也没有对继父或继母尽赡养义务,此类继父母子女关系为纯粹的直系姻亲关系。这种形式的继父母子女关系而言,其并没有形成养父母养子女关系,而且也不具有扶养关系,只是因为父母一方再婚而形成了名分上的父母子女关系。

2、收养型。

即继父或继母经继子女的生父母同意,已正式收养该子女为其养子女,同时,该子女与共同生活的生母(父)一方,仍为直系血亲关系,而不与在一起共同生活的生父(母)一方的权利义务则随之消灭。就收养型而言,继父母子女之间已经按照《民法典》的规定,形成了养父母子女的关系,因此他们之间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应适用《民法典》的规定。

3、形成法律扶养关系的共同生活型。

生父(母)或继母(父)再婚时,继子女尚未成年,他们随生父(母)一方与继母(父)共同生活时,继母(父)对其承担了部分或全部生活教育费,或者成年继子女在事实上对继父母长期进行了赡养扶助,应视为形成了抚育关系.然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子女关系,其既不是仅具有名分的继父母子女关系,又不是养父母子女关系,从传统民法理论上看,很难界定法律上的权利义务。

我国现行《民法典》上并没有规定继父母对继子女具有抚养的义务。从现行法律规定来看,贯彻了“异姓不养”的原则,继父母抚养继子女实际履行的是一种道德义务。但一旦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形成了扶养关系,不仅包括继父母抚养了继子女,也包括继子女赡养了继父母,就适用《民法典》对父母子女关系的有关规定,即产生了父母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而并不考虑是否有扶养的意思。《民法典》第27条规定的实质是将形成扶养关系作为形成继父母子女权利义务的依据。但是他的形成原理与收养有本质的区别,仅以继父母子女形成扶养关系为根据即认定双方形成拟制血亲关系,而完全不尊重当事人的意愿及其身份行为的同意权,也无须履行任何法律手续。因此学者就认为其效力就不应当与收养的效力相等同。实际上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并不和收养型相同,继子女与生父母之间的关系并不消灭。

三、继子女有继承权吗

根据继承法的规定,法定继承人分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和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第一顺序继承人为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继承人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法同时规定,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由此可知,继子女是有继承权的,但前提是继子女与继父母之间有抚养关系。

以上便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关于“继子女是否因父母离婚丧失继承权”的相关内容,从上面内容我们可以知道在法律上,继父母子女形成扶养关系为根据即认定双方形成拟制血亲关系,而完全不尊重当事人的意愿及其身份行为的同意权,也无须履行任何法律手续。如果您对上述内容仍有疑问,可以在线咨询找法网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夫妻离婚后,子女是否具有财产继承权
子女有继承权。离婚后,子女可依法继承父母财产,包括协商确定继承份额、通过调解解决纠纷或向法院起诉等。具体操作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父母离婚后财产之子女是否有继承权?
子女有继承权。具体操作:1.协商确定继承份额;2.调解处理继承纠纷;3.诉讼解决争议,法院根据法律规定判决。不同情况选择合适方式,确保子女合法权益。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在离婚之后,子女是否仍享有继承权?
离婚后子女有继承权。具体操作:1. 确认子女身份及与被继承人关系;2. 了解被继承人是否有遗嘱,遗嘱是否合法;3. 如无遗嘱或遗嘱未排除子女继承权,子女可按法定
离婚时子女是否有继承权?
离婚后子女可继承遗产。具体处理:1. 确定遗产范围和继承人;2. 协商确定继承份额和分配方式;3. 如协商不成,可申请调解或提起诉讼;4. 法院将依法判决,保障
继子女离婚后对父母是否有继承权
继子女离婚后是否有继承权视情况而定。若形成扶养关系,则双方互享继承权;若扶养关系解除,则不能继承。具体操作包括:协商确定扶养关系、签订书面协议、办理相关手续等。
离婚后子女是否有财产继承权
法律分析: 1. 离婚后子女能继承财产。因为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不因父母关系的改变而改变,即使父母离婚,子女仍是双方的子女。 2. 我国法律规定,被继承人的第一顺
父母离婚子女是否有继承权,规定是什么
离婚子女有继承权。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亲生父母子女之间,依法互有法定继承权,不论离婚的父母是否扶养子女,均不影响双方之间的关系,即其子女的继承权不受影响。
父母离婚后子女是否还有继承权
离婚后子女有继承权,因为父母和子女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并且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父母离婚的,子女仍然是父母遗产的法定继承人。 遗产按照下列
《民法典》离婚了子女是否还有继承权
是否享有继承权的前提是:是否存在抚养关系,形成抚养关系即相互享有继承权,反之,则不享有。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
离婚的子女是否有继承权
离婚的孩子有继承权,孩子的法定继承权不会因为父母的离异而消失。但是被继承人有明确的遗嘱写明,不给此孩子继承的,那么孩子对该遗产就没有继承权。如果没有遗嘱写明不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