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抚养权婚内协议有效吗

更新时间:2023-01-31 12:02:2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孩子抚养权婚内协议无效,因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是法定义务,是无法放弃的,一般双方都对子女具有抚养义务,但若是离婚后,分为直接抚养和间接抚养,而间接抚养是支付抚养费。
孩子抚养权婚内协议有效吗

  一、孩子抚养权婚内协议有效吗

  孩子抚养权婚内协议无效,因为涉及人身性质的约定,属于无效约定,如果离婚时双方对于孩子抚养权的归属不能达成一致的,法院将综合考虑各方的抚养能力、居住情况、孩子意愿等因素,依法作出判决。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对子女抚养问题,需要依照有关法律规定,从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出发,结合父母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等具体情况妥善解决。

  二、婚内协议书作用

  1.体现夫妻关爱。毋庸置疑,婚内财产协议能够最有效地承载结婚前的海誓山盟。如何信守一方对另一方的关爱、呵护承诺,婚内财产协议给伴侣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表现方式。一份好的婚内财产协议,犹如给车辆上了一份包括各类附加险的全险,能够让驾乘者消除各种担忧。

  2.体现个人价值。对于既希望享受两性生活的愉悦,又追求个性独立,品味人生价值的人士而言,婚内财产协议同样能够提供最有效的保障。

  3.家务分工补偿。找法网提醒您,如何消除对于家庭全身心付出,到头来一无所获的顾虑,婚内财产协议无疑能够担当此份角色。

  三、婚内协议是否有约束作用

  婚内协议是具有约束作用,双方之间基于诚实信用所达成的离婚协议书是具有法律效力的。离婚协议中关于财产分割的条款或者当事人因离婚就财产分割达成的协议,对男女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因履行上述财产分割协议发生纠纷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男女双方协议离婚后一年内就财产分割问题反悔,请求变更或者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人民法院审理后,未发现订立财产分割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的,应当依法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关于协议离婚之后是否还可以要回孩子抚养权
离婚后若想重新获得孩子的抚养权,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行动。首先,如果对方同意,可以签订书面协议并办理抚养权变更手续。如果对方不同意或情况紧急,例如存在虐待子女等行为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婚前协议约定孩子抚养权有效吗
有效。若婚前协议明确且合法,通常会被认可。具体操作:1.明确协议内容,确保双方权益;2.签署协议并保存好证据;3.如有争议,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若离婚,按协议或
请问夫妻关于孩子抚养权的保证协议有效吗
抚养权协议有效但需符合条件。协议应明确双方权利义务,保障孩子权益;如协商不成可诉诸法律,法院将依据最有利于孩子原则判决;协议可灵活调整,以满足孩子成长需求。
婚后签订孩子抚养权补充协议有效吗
有效。补充协议应包含孩子抚养权、探视等条款,双方协商一致后签订。若协商不成,可向法院起诉,法院将依据最有利于孩子的原则进行判决。确保协议内容合法、明确,以保障孩
离婚后协议变更孩子抚养权是不是可以
离婚后协议变更小孩抚养权是可以的。并且可以通过协商、诉讼两种方式进行变更。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夫妻双方能够就变更抚养权达成一致的,可以协议变更抚养权,无法达成协商
离婚协议孩子抚养权有效吗,法律依据是什么
离婚协议对孩子抚养权的约定有效。离婚时,孩子抚养权可由双方协商确定,只要双方达成真实意思的表示,且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规定和公序良俗,同时确保当事人具有完全民事
您好请问,离婚后协议变更抚养权有效吗
双方协议变更抚养权有效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双方都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2. 双方签订的变更抚养权协议是真实的意思表示; 3. 变更抚养权协议的内
放弃孩子抚养权的协议书有效吗
放弃孩子抚养权的协议书在符合特定条件时是有效的,这些条件包括: 1. 当事人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2. 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 3. 协议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
离婚协议不写抚养权有效吗
离婚协议书没写抚养费有效,且日后子女同样有权要求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支付抚养费。 法律上规定,只要双方当事人自愿协商一致,该协议就有效。 抚养费是对未成年人的健
你好,我想问一下离婚协议孩子抚养权有效吗?
夫妻孩子抚养权协议有效的条件: 1、约定不损害子女合法利益; 2、约定不违反法律规定或公序良俗; 3、约定能体现双方真实意思表示。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以上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