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公证债务一方偿还的债务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3-02-12 16:20:36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夫妻公证债务一方偿还的债务有夫妻一方未经对方允许或知情下便擅自资助或赡养他人而产生的债务、未经对方同意便私自从事经营活动产生的债务且经营收入尚未使用到夫妻共同生活当中的。
夫妻公证债务一方偿还的债务有哪些

  一、夫妻公证债务一方偿还的债务有哪些

  夫妻公证债务一方偿还的债务有:

  1.夫妻共同生活中,其中一方未经另一方知情和允许,擅自资助与其没有法律抚养、赡养义务的人而产生的债务。

  2.未经对方同意,私自借款开设店铺、买卖等经营活动产生的债务,并且其经营所得财产并未被夫妻共同生活所用。

  3.婚前由一方购置房产等产生的债务,婚后并没有将这部分财产转为夫妻共同财产的,债务由单独购买方承担。

  4.夫妻一方在借款时,与债权人约定好此债务并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的,由债务人一方承担。

  5.在另一方不知道的情况下,参与赌博等活动所欠下的堵债,由欠债方承担。

  二、夫妻债务公证后有没有法律效力

  以登记或公证作为约定的形式要件。一般情况下,只要约定的内容不违反法律禁止性的规定和公序良俗,并且确属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就应当承认约定的效力。约定成立的形式要件则是登记或者公证。登记机关是婚姻登记机关,公证机构是公证处。

  找法网提醒,夫妻债务公证公证不是必经程序,但是任何法律行为、文书经过公证后可以产生法律上的证据效力。如果发生诉讼,经过公证的法律行为或文书可以直接采证作为证据使用,除非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公证证明。

  三、婚前债务是否自动转为婚后债务

  1.一方个人的婚前债务一般不会自动转为婚后债务。一方的婚前所负个人债务,由该当事人以个人的财产负担,法院不支持该当事人向其配偶主张权利,但是如果婚前债务是用于婚后家庭共同生活的,则其配偶有承担的义务。

  2.债权人就一方婚前所负个人债务向债务人的配偶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债权人能够证明所负债务用于婚后家庭共同生活的除外。

  3.夫妻一方与第三人串通,虚构债务,第三人主张该债务为夫妻共同债务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夫妻一方在从事赌博、吸毒等违法犯罪活动中所负债务,第三人主张该债务为夫妻共同债务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我有欠款,离婚能净身出户吗?
离婚不影响欠款责任。个人债务自行承担,共同债务需协商或诉讼解决。具体操作包括:1. 确定债务性质;2. 协商清偿方案;3. 如协商不成,可向法院起诉,由法院判决
我和我老公车贷原因被起诉
在车贷纠纷被起诉的情况下,您需要注意以下法律事项:确保起诉状内容真实合法,避免虚假诉讼;及时收集并保留与案件相关的证据,如贷款合同、还款记录等;了解并遵守法庭规
共同债务和各承担一半有区别吗
有区别,共同债务责任共担,连带债务可部分履行。共同债务应共同偿还,无法确定份额则平均承担;连带债务中,债权人可请求任一连带责任人承担全部责任,责任人之间可相互追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婚前贷款签字离婚后女方需要一起偿还吗?
根据贷款用途确定。个人债务自行偿还,共同债务可协商或诉讼分割,需考虑贷款用途、财产状况等因素。
离婚协议女方离婚是净身出户,但是现在男方不还,这种情况我们现在不还银行,可以其实她前夫吗?
离婚协议只约束离婚双方,不对银行产生效力,对于银行而言,女方是借款人,应当承担还款义务,女方承担责任后可依据离婚协议向男方追偿。当然了,借款用途是做生意,属于夫
离婚协议上房子归女方所有但是没过户,离婚后男方在外面欠债,法院能拍卖房子吗
可以拍卖,但可提异议。如果离婚协议真实且女方未过户无过错,可提出执行异议。另外,应尽快依据离婚协议办理过户手续,确保房子归女方所有。若异议成立,法院将中止拍卖。
不知道他已婚给我买手机可以要回吗?
可以选择协商返还或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首先尝试与对方协商,看能否达成一致意见,和平解决手机归属问题。若协商无果,可以收集相关证据,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我前夫在生前有个女朋友。两个人在一起时女方用微信转账给男方。现在男人去世了。这个女人还有家庭。
作为儿子,他是否需要承担这笔债务,取决于多个因素。首先,他必须继承了前夫的遗产。其次,这些转账必须被证明是债务而非赠与。最后,即使满足这些条件,他也仅在继承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