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房产案件的当事人,应当是全体继承人。提起诉讼的继承人列为原告,其余继承人列为被告。起诉状中应载明当事人的身份信息、遗产的内容、被继承人的情况和遗产分割的具体要求。相关的证据材料中应能显示被继承人、继承人的身份关系、遗产基本情况。继承案件由被继承人死亡时的户口所在地法院或主要遗产所在地法院管辖。原告向法院递交起诉状、证据材料后,若符合条件,法院即会受理。
民诉法明确规定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等。
起诉是一个法律术语,指当事人就民事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审判的行为。即请求法院通过审判,使被告人承担某种法律上的责任和义务。起诉须有明确的被告人、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还须属于受诉法院管辖范围。民事诉讼法中的起诉,是指民事法律关系主体因自己的或依法受其管理、支配的民事权益受到侵犯,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以自己的名义请求法院予以审判保护的诉讼行为。
1、原告主体资格的材料。如居民身份证、户口本、护照、港澳同胞回乡证、结婚证等。
2、证明原告诉讼主张的证据。如合同、协议、债权文书,如借条、欠条等、收发货凭证、往来信函等。
3、当事人向法院提交书证,应填写一式两份证据清单,详细列明提交证据的名称、页数。
4、立案庭在当事人履行必须的手续和交齐有关证据材料之后,在七天内,对符合立案条件的,办理立案手续;对不符合立案条件的,依法裁定不予受理。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房产继承纠纷起诉流程的相关内容。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继承案件由被继承人死亡时的户口所在地法院或主要遗产所在地法院管辖。原告向法院递交起诉状、证据材料后,若符合条件,法院即会受理。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的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