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校外人员人身损害时的责任如何分担

更新时间:2021-01-07 11:00:02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许多家长在将孩子送到学校后,都是期望孩子能够得到学校的保护,如果学校没有尽到保护学生的责任,将会承担相应的责任,但是如果是校外人员侵害学生的,那么受到校外人员人身损害时的责任如何分担,下面就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
受到校外人员人身损害时的责任如何分担

  一、受到校外人员人身损害时的责任如何分担

  教育机构责任,特殊侵权责任的一种。教育机构对在其机构内学习、生活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受到人身损害时依法应承担的民事责任。在中国,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教育机构应当承担过错推定责任;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幼儿园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教育机构应当承担过错责任;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受到教育机构以外的人员人身损害的,教育机构未尽到管理职责的,承担与其过错相适应的补充责任。

  二、人身损害侵权如何解决

  人身损害赔偿通常三种解决途径,即协商、调解和诉讼方式。

  1、协商

  协商是指当事人在自愿的基础上,对人身损害赔偿的权利人、义务人以及具体赔偿方式所达成的协议。

  2、调解

  调解,是指人民调解委员会通过说服、疏导等方法,促使当事人在平等协商基础上自愿达成调解协议,解决民间纠纷的活动。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双方当事人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对调解协议进行审查,依法确认调解协议的效力。人民法院依法确认调解协议有效,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3、诉讼

  诉讼是指自然人因生命、健康、身体遭受侵害,赔偿权利人起诉到人民法院,请求赔偿义务人赔偿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害的方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三、相关的法律规定是怎样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一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以外的第三人人身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管理职责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承担补充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

  综上所述,一般情况下如果学生是受到校外人员的侵害其权益的,如果学校没有在合理的范围内尽到自己的注意义务的,那么也要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受到校外人员人身损害时的责任如何分担内容。如果还有什么不理解或者遇到什么问题,可以咨询找法网律师,他们会给您专业的建议。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如何承担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遭受人身伤害的责任
法律分析: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教育机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但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责任。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遭受人身伤害的责任如何承担?
法律分析: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学习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学校应承担赔偿责任,但如能证明已尽教育、管理职责则可不担责。在裁判此类案件时,应依据过错推定原则,并仔细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中遭受人身损害的责任怎么承担
法律分析: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学习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学校应承担赔偿责任,但如能证明已尽教育、管理职责则可不担责。在裁判此类案件时,应依据过错推定原则,并仔细
对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如何承担责任
法律分析: 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侵权责任。 根据法律规定,如果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并造成损害,应当对此承担侵权责任。此外,如果依照法律
未成年人在学校受到人身伤害如何承担责任
未成年人在学校受到人身伤害如果有侵权人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管理职责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承担补充责任后,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