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害他人名誉赔偿标准

更新时间:2021-10-25 17:02:06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众所周知,名誉主要是指社会对其的总体评价,这种评价对于名人和企业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对于个人生活也很重要。那么损害他人名誉赔偿标准?名誉损害怎么起诉?名誉权侵权认定标准是什么?接下来将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关于损害他人名誉赔偿标准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相应的问题。
损害他人名誉赔偿标准

一、损害他人名誉赔偿标准

侵害名誉权的损害赔偿,除应考虑受害人是否有精神损害赔偿的请求外,还应当有适当的标准。

1、从侵害情节来考虑,侵害情节较重,造成较严重的后果的,可以予以赔偿。

2、从受害人的谅解程度考虑。如果责令加害人承担非财产责任后,受害人能够谅解,就说明受害人的精神创伤已经平复,可以不予以赔偿。

3、从加害人认错态度考虑。如果受害人谅解而加害人仍不认识错误,则不能因为受害人精神创伤的平复而对违法行为不予以制裁,仍应责令加害人承担赔偿责任。

二、名誉损害怎么起诉

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是当事人获得司法保护的手段。当事人起诉要得到法院的审理,就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

第一,原告要具有合法资格,即原告必须是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原告必须是因自己的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者自己与他人发生争议而起诉。

第二,要有明确的具体被告,必须能够明确指出何人为对方当事人。

第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诉讼请求是指原告向人民法院提出,要求法院作出某种判决的要求,是原告在诉讼上对被告提出的实体权利的要求,原告还必须提出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及要求法院保护自己权益的理由。

第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并属于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当事人起诉的案件,应当是人民法院能够通过行使审判权予以解决的事项。同时,诉讼要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出。

在我国,不同级别的法院之间和相同级别的法院之间在审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分工和权限上有严格的界限。对第一审普通民事案件的管辖,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2条规定,“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是指公民的户籍所在地,以及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主要营业地或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这是一般管辖原则,适用一般性诉讼。《民事诉讼法》第24条、第25条还规定了几种特殊情况的管辖。

具备了上述几个条件,当事人就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起诉时,应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诉状,并按被告人数提交起诉状副本。起诉状应当写明以下内容 :

(1) 当事人的情况。当事人是个人的,应写明其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等;有代理人的,还要写明代理人的姓名、住所、工作单位以及与当事人的关系。当事人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应写明法人或者组织的名称、单位所在地址、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等。

(2) 原告诉讼请求以及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

(3) 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的姓名、住所等。

(4) 受诉法院名称,起诉的年、月、日,起诉人签名或盖章。

三、名誉权侵权认定标准是什么

(一)被告是否实施了侮辱、诽谤行为。

侵害名誉权的行为以侮辱、诽谤为主要方式,因此,认定是否构成名誉权侵权,首先应确定行为人是否实施了侮辱、诽谤行为。

侮辱是指故意以暴力或其他方式贬低他人人格,毁损他人名誉。实践中,侮辱行为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暴力行为,语言侮辱,文字侮辱,其他方式。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或者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因此,只有在造成一定影响的情况下,才能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诽谤是以书面、口头等捏造事实来丑化他人人格。其特点为:陈述的事实是虚假的,以语言、文字、漫画或者其他方式进行,诽谤的行为导致受害人社会评价的降低。诽谤主要有口头诽谤和书面诽谤两种。

一般来说,只要行为人将某种与事实不符的情况公开并造成对他人名誉的毁损,就构成诽谤。不过,由于言词本身较为含糊或有歧义,确定言词的内容是否具有诽谤性时,必须对言词作全面的分析和理解,并根据一般人的观点、参考整体性标准来认定。

(二)被告是否存在过错。

名誉权侵权,适用过错责任。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和法人的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公民或者法人要求赔偿损失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后果和影响确定其赔偿责任。在确定毁损名誉时,原告必须举证证明被告有过错。在本案中,被告向原告单位发送工作联系单,属于正常的工作范畴,没有过错。

(三)在工作联系单中提出意见评价是否会侵害名誉权。

被告依照合同约定在工作联系单中提出意见评价,属于侵害名誉权的一种抗辩事由,是一种正当行使权利的行为。

侵害名誉权的抗辩事由,是指被告针对原告提出的承担侵害名誉权责任的请求而提出的证明原告的请求不成立或不完全成立的事实。王利明先生认为,抗辩事由主要有如下几种:内容真实,正当的舆论监督,合理引用,正当行使权利,受害人同意,第三人过错,履行法律和道德上的义务。

从上可知,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人需要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其赔偿标准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确定,法律对此没有强制性规定。以上便是找法网小编为您带来关于损害他人名誉赔偿标准的相关知识,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亦或是有其他疑问,可以咨询找法网的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侵犯公司名誉权的赔偿标准
您好,名誉受到损害的,一般可以要求精神赔偿,赔偿标准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精神和名誉损失费赔偿标准
关于名誉损失赔偿的方式,包括非金钱赔偿和金钱赔偿。非金钱赔偿如赔礼道歉和消除影响,适用于名誉权受到侵害的情形。金钱赔偿则根据实际损失计算,包括因侵权导致的医疗费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侵犯公司名誉权的赔偿标准
您好,名誉受到损害的,一般可以要求精神赔偿,赔偿标准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名誉权侵权赔偿标准的相关规定
名誉权侵权赔偿复杂,若造成财产损害,按实际损失赔偿;精神损害赔偿则考虑多方因素。处理方式包括双方协商、第三方调解、法律仲裁或诉讼,具体应根据情况选择。
名誉权侵权有什么赔偿标准
名誉权侵权赔偿含财产和精神损害。财产赔偿按直接损失算。精神损害赔偿则考虑侵权人过错、行为方式、后果等。具体操作需结合案情,如侵权严重,精神损害赔偿可能更高。 、
侵犯企业名誉权赔偿标准
名誉权遭受侵犯的,可以根据损害情况进行索赔,协商不成可以诉讼索赔。
侵犯企业名誉权赔偿标准
名誉权遭受侵犯的,可以根据损害情况进行索赔,协商不成可以诉讼索赔。
名誉权侵权赔偿标准是什么
名誉权侵权的赔偿标准没有统一规定,侵害名誉权可能造成两种损害。 一是财产损害。在侵害名誉权的情况下,也会使受害人遭受财产的损害。此种情形应按实际损失赔偿。
2024年损坏个人名誉赔偿标准
一、损坏名誉赔偿标准都有哪些 1、损坏名誉赔偿标准有哪些: (1)从侵害情节来考虑,侵害情节较重,造成较严重的后果的,可以予以赔偿; (2)从受害人的谅解程度
请问名誉权侵害,赔偿标准最低是多少?
侵害名誉权的损害赔偿标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确定: 1、从侵害情节来考虑,如果侵害情节较重,并造成了较严重的后果,那么可以要求进行赔偿。 2、还需考虑受害人的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