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隐私权可起诉吗

更新时间:2022-01-19 20:20:49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众所周知,新颁布的民法典将人格权单独成编,这表明国家对于人格权的看重,其中最容易被侵犯的就是隐私权和名誉权。那么侵犯隐私权可起诉吗?隐私权的客体有哪些?侵犯他人隐私权要负什么法律责任?接下来将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关于侵犯隐私权可起诉吗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相应的问题。
侵犯隐私权可起诉吗

一、侵犯隐私权可起诉吗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在符合以下条件的情形下是侵犯隐私权的:

(一)主观具有过错

侵害隐私权因属于一般侵权行为,要求行为人主观上须具有过错才能构成侵权责任,故意、过失在所不问,但过错形态影响侵权人法律责任轻重的承担问题。

(二)违法行为的存在

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因直接违反法律规定抑或违反社会公德受到法律的否定评价,使得该行为具有违法性质。隐私权是绝对权,具有普遍的对世效力,要求任何不特定人负有不侵犯他人隐私的义务,违反这种义务进行的行为均被纳入侵犯隐私行为之列,除非有正当合法抗辩事由存在,通常这种侵害行为以作为形式表达,并不必以公开他人隐私为要件。结合行为类型的多样性与隐私内涵的发展性,基本可以概括为两类:侵扰私人空间的行为与侵害私人信息的行为。

(三)损害结果发生

损害是侵权行为的结果,作为一种事实状态,主要有三种表现形态:财产损失、人格利益受损及精神痛苦。侵害隐私并不直接与财产利益挂钩,甚至有时根本没有财产利益受损,受冲击的往往是人格利益的损害,通常伴有精神痛苦,当然这并不否认隐私权遭受损害所导致的权利人经济上的损失。一般来讲,只要存在侵害法定权利的事实,即使侵害后果难以觉察或证明,即可构成侵权法中的损害。隐私权这种精神性人格权损害后果不易量化,受害人具体人格受损证明困难,但这点并不妨碍认定损害事实的存在。

(四)具备因果联系

侵权法上因果关系在于确定行为人的行为与结果之间的联系,侵害隐私权的行为和损害事实之间往往具有直接关联性,侵害隐私权的后果表现为权利人自控信息的“外溢”与私域生活的侵扰,这一事实乃侵害行为所致,换句话来说,权利主体因该不法行为遭受人格利益受损。就非财产性利益受损与行为方面还是比较容易把握的,出问题的地方是财产利益与侵权行为的因果关系认定方面,有没有直接必然的联系则须借助一定的方法,通常从以下两方面把握:时间上有无顺序性,侵害行为是否客观存在。

综上,在符合上述条件的情况下,是属于侵犯隐私权的,也是可以起诉的。

二、隐私权的客体有哪些

隐私权的客体是个人隐私,个人隐私是指个体不愿公开的个人信息,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个人隐私都能得到法律的保护。简单来说,只有那些被法律所保护的个人隐私才是法律意义上的隐私,才能真正构成隐私权的客体 。

在表现形式上看,隐私主要包括三大类,即私人信息、私人活动、私人领域及网络信息。

(一)私人信息。其中私人信息属无形的隐私,主要包含个人情况,结合我国实际,应当有病历、身体缺陷、健康状况、女性三围、财产状况、宗教信仰、被强奸记录等。

(二)私人活动。私人活动则属于动态的隐私,如社会交往、夫妻性生活、婚外恋等。

(三)私人领域。私人领域也称作私人空间,指个人隐秘部位,如人体的生殖器官及其其他隐私部位,以及个人日记、居室等。

(四)网络信息。进入数据时代,人工智能、云计算、社交网站等新技术应用逐渐普及,数据呈现爆炸式增长。在网络平台上,个人的任何行为都会留下数据痕迹,这些数据带来隐私暴露问题,使信息时代隐私权保护面临新的挑战 。未被妥善处理的数据会对用户的隐私造成极大的侵害。根据需要保护的内容不同,隐私保护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位置隐私保护、标识符匿名保护、连接关系匿名保护等。

三、侵犯他人隐私权要负什么法律责任

侵犯隐私权主要是承担精神损害赔偿责任,有时会涉及财产赔偿责任以及行政、刑事责任

(一)法律规定,我国侵害公民隐私权的责任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停止侵害

受害人对于正在发生的侵害,如加害人正在宣扬传播受害人的隐私资料、侵入受害人的私生活领域等,可以请求停止侵害,防止损害结果的发生或扩大等。

2、赔礼道歉

3、赔偿损失

隐私权的赔偿范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受害人受到的精神损害进行赔偿;二是对受害人因隐私权受到侵害而产生的其他损失进行赔偿,主要指财产损失。

(二)有关规定有《民法典》、《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当对隐私权人产生严重精神损害、造成严重后果,成应当承担上述法律责任外,还将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规定,精神损害抚慰金的数额确定要考虑以下因素:

1、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

3、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4、侵权人的获利情况;

5、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6、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三)有时候,侵犯隐私权也可能会导致隐私权人的财产损失,从而承担财产赔偿责任,但是,赔偿责任一般限于侵权行为直接导致的财产损失。

(四)以下情况,侵权人将承担行政、刑事责任:

1、《刑法》有如下关于侵犯隐私权的规定:

(1)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

(2)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3)邮政工作人员私自开拆或者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犯前款罪而窃取财物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2、《治安管理处罚法》也规定: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3、现下,有人喜欢“撬开”他人的网络空间、电子邮箱,获取隐私图片、视频在网上传播,其中不乏淫秽、色情图片,但这样的行为很可能涉及更加严厉的刑事犯罪,即传播淫秽物品罪、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等。有关规定参见《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声讯台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电子信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二)。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如果符合侵权构成要件的,那么受害者就可以向法院起诉。以上便是找法网小编为您带来关于侵犯隐私权可起诉吗的相关知识,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亦或是有其他疑问,可以咨询找法网的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父母侵犯隐私权,能否起诉
未成年人隐私被别人泄露,如果自己没有民事行为能力,那未成年的父母可以作为监护人起诉到法院,要求泄露隐私的人承担民事责任,例如排除妨害、恢复原状以及赔偿损失。
那我可以上诉告他侵犯我的隐私权吗?
告侵犯隐私权的方式是: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起诉他侵犯个人隐私权吗?
告侵犯隐私权的方式是: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贱踏个人隐私可以起诉吗
一、侵犯个人隐私是起诉还是报警 1、侵犯个人隐私属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可以直接报警处理,若想起诉也可起诉。由公安机关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
个人隐私权被侵犯可以起诉赔偿吗
侵犯隐私权索要赔偿的方式,被害人可以请求停止侵权,赔礼道歉,赔偿损失,如果侵权人拒不履行的,被害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予以行政处罚或者是向法院起诉维护自己的权益。
隐私权侵犯隐私权侵犯隐私权侵犯
你好,收集证据报警处理
侵犯隐私权,可以告她吗
侵犯隐私权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1、《宪法》第三十八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2、《民法通则》第一百零一条 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
父母侵犯隐私权,能否起诉
建议先协商吧 协商不成还可以起诉的!
侵犯隐私权,我该怎么办?
您好,隐私被侵犯时,可运用法律手段起诉维权,关键是要收集好相关证据。
被网上曝光了个人隐私怎么办
个人隐私被曝光,应迅速应对。可向侵权平台投诉,要求其删除侵权内容;同时收集证据,报警处理,追究侵权者责任。若平台不作为,可寻求法律途径维权。
你好,今年我15岁,在自己卧室发现家长装有摄像头会侵犯我的隐私权吗
可能侵犯隐私权。如认为被侵犯,可要求家长拆除;如家长拒绝,可寻求老师、学校或法律援助;同时,注意保留证据,以便维权。
你好。注册娱服管家的话。别人会看到你的个人隐私信息吗
一般来说,注册平台服务时,保护隐私的常规做法包括查看平台隐私政策、选择隐私设置等。用户应仔细阅读相关条款,了解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和共享情况,并根据自身需求调整
在女生宿舍和男友打视频是不是侵犯了隐私权
处理此类隐私权问题,常见方式有:1.事先征得宿舍其他成员同意;2.选择合适的私密场所进行视频通话。选择时应考虑对他人隐私的尊重,以及自身行为的合法性,避免因侵犯
辅导员说我心理有问题并且对我进行人身攻击说什么我要死要活吓人精神病,请问怎么处理这2件事。现在这种清
根据你问题中所说的情况,属于学校管理上的问题,不属于法律上的障碍,你可以与学院进行协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