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个人隐私权的行为表现形式

更新时间:2022-05-08 14:11:4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侵犯个人隐私权的行为表现形式有哪些?隐私权是受我国法律保护的一种人格权,《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三条规定了侵犯个人隐私权的行为表现形式。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找法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侵犯个人隐私权的行为表现形式

  一、侵犯个人隐私权的行为表现形式有哪些?

  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一)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

  (二)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

  (三)拍摄、窥视、窃听、公开他人的私密活动;

  (四)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

  (五)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

  (六)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二、隐私权有哪些种类

  (一)个人生活自由权

  权利主体按照自己的意志从事或不从事某种与社会公共利益无关或无害的活动,不受他人干预、破坏或支配。

  (二)情报保密权

  个人生活情报,包括所有的个人信息和资料。诸如身高、体重、女性三围、病历、身体缺陷、健康状况、生活经历、财产状况、婚恋、家庭、社会关系、爱好、信仰、心理特征等等。权利主体有权禁止他人非法使用个人生活情报资料,例如,对公民身体的隐秘部分、日记等不许偷看,未经他人同意不得强制披露其财产状况、社会关系以及其他不为外界知悉传播或公开的私事等。

  (三)个人通讯秘密权

  权利主体有权对个人信件、电报、电话、传真及谈论的内容加以保密,禁止他人非法窃听或窃取。隐私权制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与现代通讯的发达联系在一起的,信息处理及传输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个人通讯的内容可以轻而易举地被窃听或窃取,因而,保障个人通讯的安全已成为隐私权的一项重要内容。

  (四)个人隐私利用权

  权利主体有权依法按自己的意志利用其隐私,以从事各种满足自身需要的活动。如利用个人的生活情报资料撰写自传、利用自身形象或形体供绘画或摄影的需要等。对这些活动不能非法予以干涉,但隐私的利用不得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不得有悖于公序良俗,即权利不得滥用。例如利用自己身体的隐私部位制作淫秽物品,即应认定为非法利用隐私,从而构成违法行为。

  三、隐私权的客体范围

  (一)隐私权的客体是个人隐私,个人隐私是指个体不愿公开的个人信息,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个人隐私都能得到法律的保护。简单来说,只有那些被法律所保护的个人隐私才是法律意义上的隐私,才能真正构成隐私权的客体。

  (二)在表现形式上看,隐私主要包括三大类,即私人信息、私人活动及私人领域。

  1、私人信息属无形的隐私,主要包含个人情况,结合我国实际,应当有病历、身体缺陷、健康状况、女性三围、财产状况、宗教信仰、被强奸记录等;

  2、私人活动则属于动态的隐私,如社会交往、夫妻性生活、婚外恋等;

  3、私人领域,也称作私人空间,指个人隐秘部位,如人体的生殖器官及其其他隐私部位,以及个人日记、居室等。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侵犯个人隐私权的行为表现形式的相关知识,隐私权受我国法律保护不受他人侵犯。如果大家还有其他法律问题的,欢迎上找法网在线法律咨询平台,我们的在线律师会为大家进行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侵犯隐私权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侵犯隐私权需承担法律后果。具体处理方式:1. 若侵权轻微,双方可协商和解,要求侵权方停止侵害并赔偿损失;2. 若协商无果,可寻求法律援助,通过调解、仲裁或诉讼解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侵犯个人隐私权行为的法律定义
侵犯个人隐私权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轻微侵权可要求侵权者停止行为并道歉;较严重情况可报警,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处理;如涉及民事责任,可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
涉及哪些行为属于侵犯个人隐私权的行为
侵犯个人隐私权违法。处理方式:1. 民事侵权,可要求停止侵权、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2. 治安管理处罚,如偷窥、偷拍等,将受拘留或罚款。3. 情节严重构
如何界定侵犯隐私权的行为
侵犯隐私权行为应依法界定。包括:刺探、侵扰、泄露等。若遭受侵犯,可报警并收集证据,或向法院起诉要求赔偿。同时,可尝试与侵权方协商,寻求和解。
哪些行为可被判定为侵犯他人隐私权?
侵犯隐私权行为多样,处理方式各异。轻微侵权可协商道歉赔偿;严重侵权可报警,依法拘留罚款;涉及名誉损害还可提起民事诉讼。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方式。
何为侵犯个人隐私权的行为
侵犯隐私权行为多样,处理需分情况。轻微侵权可协商道歉赔偿;若涉及非法侵入、监视等,应立即报警,保留证据;严重侵犯隐私权,如公开私密信息,可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
构成侵犯隐私权的行为都有哪些,法律依据是什么
侵犯隐私权行为多样,处理需审慎。若轻微侵权,可协商道歉、删除侵权内容;若侵权严重,可报警并收集证据,通过法律途径维权,要求赔偿损失。同时,加强个人隐私保护意识,
禁止侵害别人隐私权的行为有哪些
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包括: 1. 通过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 2. 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
侵犯隐私权都有哪些行为,有什么样的规定呢
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包括: 1. 通过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 2. 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
侵犯隐私权的行为有哪些
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包括: 1. 通过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 2. 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