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辨别合同是否有效

更新时间:2021-02-20 17:56
律师解答

依法订立的合同,行为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订立合同为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有效;具有法定无效情形的,合同无效。

根据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五十四条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五十五条规定,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五十四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五十五条

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版权说明:找法网对视频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点赞
收藏
相关知识推荐
如何看一份合同是否为有效合同
认定合同效力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判断。一是否具备生效的条件,合同生效的条件有:合同当事人双方是否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是否真实,合同内容是否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二
如何认定合同是否有效
认定合同效力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判断。一是否具备生效的条件,合同生效的条件有:合同当事人双方是否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是否真实,合同内容是否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二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你怎么知道你的合同是否有效?
认定合同效力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判断。一是否具备生效的条件,合同生效的条件有:合同当事人双方是否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是否真实,合同内容是否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二
你好,怎么看合同是否有效
合同只要不违反法律和公共利益,且是双方意思表示自由、真实即可,有双方当事人签字盖章即为有效
怎么分辨合同是否有法律效应呢
看合同的格式、内容是否合法
如何辨别合同真假,是否生效
合同成立后,能否产生法律效力,能否产生当事人所预期的法律后果,要视合同是否具备生效要件。合同生效应当具备以下要件: (1)合同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
怎么判断合同是否有效?
你好,可以通过合同的内容和履行情况确定。
合同是否有效怎么辨别
认定合同效力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判断。一是否具备生效的条件,合同生效的条件有:合同当事人双方是否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是否真实,合同内容是否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二
合同签字用打印名字合规吗
合同签字可打印名字,但需满足条件。包括双方民事行为能力、真实意愿、合法内容等。如条件不符,合同可能无效。务必谨慎操作,可寻求法律帮助。
一般而言,如何查询合同的到期期限?
查看劳动合同即可知到期期限。若单位未交付合同,可先向单位索取,如单位拒绝,可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由其责令单位改正。如因此造成损害,还可要求单位赔偿。操作过程需保
合同签订日期可以晚于开工日期吗
可以,但需注意合同效力。操作建议:1. 如已开工,可签订补充协议明确开工日期;2. 在合同中注明实际开工日期,并双方确认;3. 如有争议,可依据《民法典》相关规
合同纠纷。不用山西河北广东的
合同纠纷的内容有:1、合同是否已按约履行之争议;2、合同的效力,即合同是否有效之争议;3、合同文字语言理解不一致之争议;4、合同是否可单方解除之争议;5、合同违
和人力公司签订了协议,现在退出,符合退押金条件,但是公司不给退押金
如果公司不退押金,除了投诉外,你还可以选择与公司协商解决。如果协商无果,可以收集证据并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如果仲裁结果不满意或对方不履行仲裁裁决,还可
两个小时的课每天就提早上了半个小时上了4次并没有把我花的钱全部用上,我想退掉后面的课程,她不同意
在退课时,是否需要支付额外费用取决于您与补习班之间的协议内容。如果协议中未明确规定退课需支付额外费用,那么您通常不需要支付。但如果协议中有相关规定,您需要按照约
速秒代签约中心
速秒代签约中心服务安全性难以一概而论。需具体看其操作规范、风险控制措施等。在选择时,建议谨慎评估其信誉和合规性,必要时可咨询专业律师。
主讲律师
王倩倩
王倩倩
广东-深圳
擅长:婚姻家庭
175
已帮助
1813
视频数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