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情形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1-06-11 17:44
律师解答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发生下列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医疗机构应当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一)导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

(二)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法律依据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四条

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发生下列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医疗机构应当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一)导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

(二)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版权说明:找法网对视频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点赞
收藏
相关知识推荐
医疗过错行为是哪些
医疗过错行为是哪些
医疗过失鉴定
医疗行为中可能出现的过失行为有哪些
医疗过失行为需依法处理。处理方式包括:1.协商,双方直接沟通达成赔偿协议;2.调解,由第三方机构介入协助解决纠纷;3.诉讼,向法院起诉寻求法律裁决。具体选择需根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具体情形有哪些
重大医疗过失行为需严肃处理。具体处理方式包括:1.协商,双方直接沟通达成赔偿协议;2.调解,通过第三方机构介入协助解决;3.诉讼,向法院起诉寻求法律裁决。
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的情形有哪些
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应依法处理。具体操作包括:1. 收集证据,如病历、诊断证明等;2. 与医疗机构协商,寻求合理解决方案;3. 协商不成,可向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
医疗过错行为责任程度的分类方式有哪些
医疗过错责任分四类。完全责任指损害完全由医疗过错造成;主要责任是医疗过失为主因;次要责任中医疗过失起次要作用;轻微责任指医疗过失影响轻微。处理方式因情况而异,需
医疗行为中可能出现的失误情况有哪些?
医疗失误可通过协商、调解、诉讼处理。协商是双方直接沟通解决;调解是请第三方介入协助解决;诉讼则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需收集证据并遵循法律程序。
医疗过错评定的标准具体包括哪些
医疗过错评定标准包括:主体、行为违法性、损害、因果关系。具体操作:1.确认责任主体为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2.核查行为是否违反医疗法规;3.评估是否造成患者人身损
哪些属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
哪些属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
重大医疗过失行为
医疗过错认定的步骤都有哪些
医疗过错认定包括:申请或法院依职权启动鉴定、鉴定机构审查和受理、缴纳鉴定费、指定鉴定人进行鉴定、检材审查和可能举行的听证。具体操作上,申请人需提交书面申请和相关
哪些行为可归类为医疗过失行为
如下几种情形为重大医疗过失行为: (一)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的; (二)导致二级以上医疗事故,或患者死亡的; (三)属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其他法定情形。 发生下
医疗过错医疗事故赔偿标准
医疗过错医疗事故赔偿标准
医疗事故损害赔偿
关于错误医疗行为责任的规定有哪些
错误治疗责任规定有: 1. 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因过错行为,导致患者人身损害,需承担赔偿责任。 2. 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未履行相应诊疗义务,造成患者损害,
推定医疗机构过错包括哪些情形
确定医疗机构的过错有以下情形: 1、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存在违反有关诊疗规范的行为; 2、医疗机构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 3、违法销毁病历资料等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