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失孩子抚养权的条件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1-08-26 17:03
律师解答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十六条规定,丧失孩子抚养权的条件是:

(一)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者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

(二)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者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不利影响;

(三)已满八周岁的子女,愿随另一方生活,该方又有抚养能力;

(四)有其他正当理由需要变更。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十六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父母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一)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者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

(二)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者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不利影响;

(三)已满八周岁的子女,愿随另一方生活,该方又有抚养能力;

(四)有其他正当理由需要变更。

版权说明:找法网对视频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点赞
收藏
相关知识推荐
女方婚姻出轨,会丧失孩子的抚养权吗?
女方出轨,不会影响其争取孩子抚养权,法院会综合考虑全案情况,从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角度判决孩子的抚养权归属,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1、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
女方怀有别人的孩子会丧失抚养权吗
抚养权的判决并不考虑孩子现在在哪方家中,因此孩子在男方家,女方也有可能拿到抚养权。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负担费用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丧失孩子抚养权有什么后果
离婚时,夫妻双方均有权争夺对孩子的抚养权。夫妻双方可以通过自行协商约定孩子的监护人,进而取得抚养权;也可以通过诉讼,由法院判决而取得孩子的抚养权。
要是没有孩子抚养权是否就相当于丧失小孩
根据《婚姻法》及其他的相关规定,夫妻离婚后因客观原因需要变更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权的,可由双方协商解决,协商未果的,可通过诉讼解决。你的情况如果协商不成,可通过诉讼
我和孩子爸爸离婚孩子爸爸生病丧失自理能力怎样变更抚养权
要求变更子女抚养权需满足四种情形:1、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的;2、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其与子
请问该男子是否丧失了孩子的抚养权
什么是国家赔偿? 来源: 作者: 国家赔偿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因违法行使职权给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人身权或财产权造成损害,依法应给予的赔
出国是否会丧失孩子的抚养权
先谢谢两位的及时解答 再请问: 。因生活压力,有意劳务输出到国外打工。这样出了国的话,孩子必定会跑到她爸那里去。 请问律师,如果发生这样的情
我要咨询离婚问题?
离婚时,子女的抚养权和财产分割是重要问题。抚养权应根据子女的最佳利益来确定,考虑父母的抚养条件、子女的年龄和意愿等因素。财产分割则应根据夫妻共同财产的实际情况,
没结婚户口本上写的是已婚怎么处理?
处理户口本已婚但实际未婚的情况,具体操作如下:首先,收集相关证明材料,如未婚证明、身份证等;其次,前往户籍地派出所提交申请,填写相关表格;派出所审核通过后,会进
妻子离家出走已经一个星期了,我该怎么办?
报警处理,等待警方的处理结果
做过一次人流,男方付费,这次又一次意外,准备堕胎,而男方却要求还上次人流费用
女方应从法律角度保护自己,避免此类纠纷。首先,明确性行为后果,谨慎选择伴侣。其次,保留相关证据,如医疗记录,以备不时之需。最后,如发生纠纷,及时咨询律师,依法维
你好我想请问一下已婚男士隐瞒自己已婚欺骗未婚女上床年龄也是假的姓名也是假的这种犯法吗
针对已婚男士隐瞒已婚欺骗未婚女性的行为,常见的处理方式包括报警、寻求法律援助和私下协商。具体选择哪种方式应根据实际情况判断,如证据充分且情节严重,建议报警并咨询
未成年怀孕男方不负责可以告他吗
可以告他。如双方能协商,可签订抚养协议;协商不成,可收集证据向法院起诉,要求男方承担抚养费等责任。法院将根据情况判决。
问下领过两次结婚证第一个能删除掉吗
在不同情况下,处理领过两次结婚证的问题应具体分析。如双方均同意保留所有结婚证,可将其作为婚姻历史的见证;若仅需证明当前婚姻关系,可仅保留最新结婚证。若涉及法律纠
主讲律师
冯湃
冯湃
广东-佛山
擅长:刑事案件、婚姻家庭、知识产权
0
已帮助
858
视频数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