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认定下来来年企业每个员工工伤要多交60多块,请问有这样的规定吗?这样加企业员工的保险费那不是等于企业自己买单了吗?

更新时间:2019-03-31 14:35:53
问题描述:
你好,我企业今天把我工伤材料申请上去后获告知,一旦认定下来来年企业每个员工工伤要多交60多块,好像是按照我此次工伤费用来算的,请问有这样的规定吗?这样加企业员工的保险费那不是等于企业自己买单了吗?而且还要更多的费用,那企业买这个保险还有必要吗?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推荐
    已帮助1413236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咨询我

    1、如果员工和单位之间有劳动合同,则员工的事故可以认定为工伤,可以享受工伤待遇;即使没有书面的劳动合同,只要有证据证明双方存在劳动关系,也可以申请工伤认定;其法律依据是工伤保险条列的规定: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可以认定为工伤;具体的工伤待遇有一次性伤残赔偿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伤残就业补助金、伤残津贴等;
    2、如果单位不承认与员工存在劳动关系,而劳动者又没有证据证明劳动关系的存在,则可以按雇佣关系中人身损害赔偿的要求向单位索赔;具体的索赔项目有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交通费、伤残赔偿金、被抚养人的生活费、精神损失费等等
    2019-03-31 14:30:19
    点赞
  • 平台特邀律师推荐
    已帮助838461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咨询我
    在上班工作过程中,发生了意外,受到伤害,最先应当去医院进行治疗,然后就是申请工伤鉴定。在进行工伤鉴定并拿到鉴定结果后应按如下步骤进行:
    1、是看鉴定的级别有没有问题,你要是对鉴定结论(级别)不服或有疑义,可以在受到鉴定结论15日内向省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结论申请。
    2、工伤鉴定以后,就可以依据鉴定的标准计算出赔偿数额了。工伤赔偿包括: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住院伙食补助、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就业和医疗补助金,等等。单位投了工伤保险的,就直接由国家工伤保险机构依据标准发放工伤保险待遇。没有投保的(特指在工伤保险机构投保),则依据标准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
    3、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不了的,则可以依据劳动仲裁法规提起仲裁程序。
    4、 对劳动仲裁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对一审法院判决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二审法院提起上诉。
    5、仲裁或者判决生效后,用人单位不支付赔偿费的,则可以依据生效法律文书向法院执行局提起执行申请,由法院执行。
    2019-03-31 14:31:20
    点赞
  • 找法网咨询顾问
    已帮助1308756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咨询我
    申请工伤需提供如下材料:  
    (一)工伤认定申请表;  
    (二)职工本人身份证明;  
    (三)与企业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四)初次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职工本人无法申请、由其直系亲属或者工会组织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应同时提交申请人身份证明及申请人与伤亡职工关系的证明。  有下列情形之一并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还应当同时提交相关部门出具的证据材料:  
    (一)属于交通事故的,提交公安交警管理部门确定的事故责任结论证明;  
    (二)从事抢险救灾、救人等维护国家、社会和公众利益活动的,提交市民政、公安部门出具的证明;  
    (三)因公、因战致残的军人复员转业到企业工作后旧伤复发的,提交伤残证件及指定医院的旧伤复发诊断证明;  
    (四)因公外出期间失踪的,提交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证明;  
    (五)因履行职责遭致人身伤害的,提交公安机关或人民法院出具的证明;  
    (六)特殊情况需提交的其他证明材料。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一次性书面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申请材料。
    2019-03-31 14:32:29
    点赞
  •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官方
    已帮助1255703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咨询我
    应该在哪申请工伤认定?一般是在工作单位所在的镇或区社保局申请即可,不需要到市级的部门,也不须要去劳动局,因为劳动局受理之后还是会转到社保局去认定,反倒手续更复杂, 你可以直接所在镇的社保局或松岗区社保局领取《工伤认定申请表》,填好之后,连同相应资料(以社保局的书面“提交资料清单”为主)交至社保局即可,社保局会在一个月内做出决定是否认定为工伤。
    认定为工伤的,如果本人或本人单位要求做伤残等级鉴定的,会指定鉴定中心鉴定,伤残鉴定结果大约十到十五天左右下来。不愿做伤残鉴定的,大约半个月到一个月内就可以办理医药费等的报销了。
    有工伤赔偿争议的,可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进行工伤索赔。
    2019-03-31 14:35:53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国家规定,企业应为员工购买保险。这种保险是个人和企业的一部分。企业的一部分是否承担员工的工资?
1、从职工入职之日起缴纳。 2、职工缴纳社保的基数确定及缴费比例。 (1)职工缴纳社保基数按上年本人月平均工资确定,上年不满十二个月的按实际月平均,新参加工作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企业以来到退休年龄规定要解雇一个工作中了12年的老职工,且这名职工交纳的个人社保没满15年,这一员工
辞退员工,没有签合同,没有缴纳社会保险,可以主张未书面签合同的二倍工资、经济补偿金、赔偿金、补缴社会保险。   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企业制定各种规定,让未达标的员工自己全额交社保,这样合法吗?
1.《劳务派遣暂行规定》在社会保险权益方面,明确劳务派遣单位开展跨地区派遣业务的,应当在用工单位所在地为被派遣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险,按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的规定缴纳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企业员工自己不交五险一金,企业单方面强制辞退员工可以? 企业有违约金?
您好,1,关于五险一金,根据《劳动法》和《社会保险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明显具有国家强制性的特点,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我是企业员工,在企业出的工伤,现在企业要减员,国家是否有规定工伤人员可以减员下岗。
你好,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入职时如何收回500元押金?
您好,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收取入职金或者押金之类的做法是违法的,可以向劳动部门投诉或者直接申请劳动仲裁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什么情形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什么情形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申请劳动仲裁的条件 17109
学校在实习期间不允许自主选择工作是否合法?
你好,建议和学校积极协商解决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有这么个情况,我在单位是运营部门的负责人,还是职工部门调取后提供给人事部
法律分析:漏打卡是可以理解,但是需要及时到人事部领取补签单,经过上级审核后再交还给人事部门,作为当前工作周期的考勤记录凭证,行政人事部需要成立一个督查小组,巡查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律师解答动态
今天 01:03
张强律师
近期帮助 25263 人
我被轻松借骗了1万多能追回吗
今天 00:47
姜月律师
近期帮助 24581 人
分期买了手机说要交碎屏险她没有说不交也可以然后我让退款客服不退说到公司账户了退不了
今天 00:45
姜月律师
近期帮助 24581 人
我入职的时候他们并未明确告知我扣工资的规则,在我离职时以各种我所不知道的规则来扣除我的工资,请问这么
今天 00:44
姜月律师
近期帮助 24581 人
对方先动手互殴脑部多处伤口缝12针是轻伤吗判都长时间
今天 00:43
姜月律师
近期帮助 24581 人
11233712337线索编号是在哪里
今天 00:43
姜月律师
近期帮助 24581 人
你好,网贷下的款在app钱包,提现不了这情况是不是骗子
今天 00:39
姜月律师
近期帮助 24581 人
给给老给老板活干好了,他找各种理由不付工资怎么办?他找各种理由不付钱怎么办?
今天 00:38
王奎律师
近期帮助 10273 人
你好,会计被打电话叫去做笔录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