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了两个男孩,结扎了,现离婚了,想问下,怎样才可以拿到计生证明

更新时间:2019-04-18 08:52:31
问题描述:
我生了两个男孩,结扎了,现离婚了,想问下,怎样才可以拿到计生证明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官方
    已帮助1267347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咨询我
    您好离婚可以选择以下一种方式:
    1、协议离婚,双方协商后,凭双方的离婚协议书、结婚证、身份证、户口本到一方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手续,婚姻登记机关应当对离婚登记当事人出具的证件、证明材料进行审查并询问相关情况。对当事人确属自愿离婚,并已对子女抚养、财产、债务等问题达成一致处理意见的,应当当场予以登记,发给离婚证,夫妻生活走到尽头!
    2、一方不同意离婚或签了离婚协议后反悔不履行的,另一方可以诉讼离婚。一般在被告住所地法院起诉,或者在被告居住超过一年以上的所在地法院起诉。一审一般3—6个月,二审一般3个月。如果法院第一次判决不离的话,六个月之后可以重新起诉,第二次起诉法院一般情况下认定为确实感情破裂无法挽回才起诉第二次的,实践中第二次起诉离婚一般都会判决解除婚姻关系,两人从此形同陌路!至于孩子由谁抚养这得看哪一方的抚养对孩子的成长更有利,法院确定抚养权时会综合考虑孩子现在的生活状态、双方的工作收入以及其他因素等,一般两周岁以下的孩子由女方抚养,十周岁以上的还要听取孩子的意见。一方抚养孩子,另一方支付抚养费,一般为月收入的20%—30%;至于财产,一般一人一半这样来分割,有过错的一方少分或者不分;无过错一方还可以要求过错方赔偿,包括精神损失的赔偿等。对两周岁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随其生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优先考虑:  
    (1)已做绝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  
    (2)子女随其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明显不利的;  
    (3)无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  
    (4)子女随其生活,对子女成长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与子女共同生活的。
    2019-04-18 08:48:52
    点赞
  • 民事相关律师团队推荐
    已帮助1628686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一、离婚很多都是单方面提出的,恰恰两个人都有离婚愿望的很少。 你可以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登记离婚,不须进行诉讼。 登记离婚时,要提供以下文件:
    1、户口本、身份证
    2、结婚
    3、双方共同签署的离婚协议。
    二、离婚诉讼。离婚诉讼是指夫妻中的一方基于法定离婚原因,向人民法院提起的、由人民法院对婚姻关系的维持与否进行判决的诉讼。 离婚诉讼的手续(过程)如下:
    1、到人民法院向法院提起诉讼申请。一般是到立案大厅,由立案大厅进行审查,对于符合立案条件的,给予立案。如果你们双方不在同地居住的,则按“原告就被告”的原则,你要到男方的所在地提出诉讼。提出离婚诉讼申请时,须提供以下证件: a、请求判定离婚的起诉书(一式三份) b、户口本 c、身份证(临时身份证、户籍证明、军官证、士官证、军队文职干部证等) d、结婚证
    2、经立案大厅审查符合立案条件,准予立案后,由立案庭发出立案通知书,你凭立案通知书缴纳诉讼费(50元)。法院正式受理案件。
    3、法院的立案庭受理案件后,将案件移送民事庭,由民事庭进行审理。
    4、民事庭受案后,向男方发出传票,要求其在某个时间到庭应诉。同时,法院也通知你到庭参诉。
    5、双方到庭后,由法院进行调解(这是必经程序)。调解的结果有3种: a.经调解后双方愿意维持婚姻的,则由你撤回起诉,婚姻继续有效。 b.经调解后,他同意你的离婚请求的,并且对子女及财产问题作出处理的,则由你撤回起诉,由双方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登记离婚。 c.经调解后,你仍坚持要求离婚而他不同意的,或双方同意但对子女及财产问题的处理存有争议的。则由法院进行审理判决。
    6、法院通过开庭审理,作出准予离婚或不准予离婚的判决。 法院以双方感情是否确已破裂作为判决离婚的法定条件。其中,《婚姻法》第32条规定了准予离婚的以下例示性的法定理由: a.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b、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c.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 d.因感情不和而分居满2年的 e.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2019-04-18 08:52:03
    点赞
  • 平台特邀律师推荐
    已帮助1265682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咨询我
    有七类人员必须要办理《计划生育证明》:  
    (一)办理市外迁户的已怀孕或生育的人员(随迁入户除外);  
    (二)办理随迁入户、子女出生入户人员;  
    (三)办理孕期检查和住院分娩人员;  
    (四)办理购买或者租赁保障性住房人员;  
    (五)办理新生入园、入学、转学证明,少儿医保人员;  
    (六)办理公务员招考人员;  
    (七)计划生育兼职单位综合治理工作中需出具计划生育证明的人员。  《深圳市计划生育证明》的办理部门:市外迁户人员(随迁入户除外)中属怀孕第一胎或生育第一个子女的;再婚夫妻再婚前各生育一个子女,新组合家庭未再生育的;以及出生入户、随迁入户的在拟入户地街道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办理。怀孕二胎及以上或生育两个子女及以上的,在拟入户地区级人口计生部门办理。拟生育第一胎孕期检查和住院分娩的,及生育第一胎人员办理少儿医保的,在现居住地社区工作站办理。属深圳户籍人员的,在女方户籍地街道计生工作机构办理。男方为深圳户籍、女方非深圳户籍的,在女方现居住地街道计生工作机构办理。属流动人员的,在其现居住地街道计生工作机构办理。  对拒不配合证明办理部门调查处理、拒不按证明办理部门要求提供材料或提交的材料不符合要求的,以及市外迁户人员中有超生的,有关部门将不予出具《深圳市计划生育证明》。对提供虚假材料的,一年内不予出具任何用途的计划生育证明。  孕期检查和住院分娩计划生育证明为本孕次内有效,其他计划生育证明自办理之日起6个月内有效。
    2019-04-18 08:52:31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我结扎了,生了两个儿子,离婚了,可以有一个孩子跟我吗?
可以的,已做绝育手术丧失生育能力的,可予优先考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第三十六条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律师在吗?我结婚生了一个女儿,后来离婚了,还可以领计划生育证明吗
办理计划生育证办理需要提供以下的资料到计生部门申请办理: 1、结婚证,身份证、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结婚照片两张。如属未婚生育或未婚收养者,持宝宝出生证或宝宝收养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我结婚十八年了,老公出轨了,我生了三个小孩,我结扎了,请问律师离婚了,可以吗
通常来说,抚养权的确定有两种方式: 1.协议确定。离婚时子女随男方生活还是随女方生活,可以由双方在离婚的时候协商决定。如果双方是协议离婚,应在离婚协议书上写明关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我已生了两个小孩,离婚了,是否要结扎
一般以当地有关计生政策执行为准。建议咨询当地计生部门。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生了两个孩子,但是已经离婚了,还用结扎或
自愿的,可以当面咨询律师或委托律师维护你的权益。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律师解答动态
25分钟前
孔德路律师
近期帮助 2285 人
我方由北向南行驶,此时由西向东行驶一辆机动车没有减速撞向我方车辆,怎么责任划分
1小时前
广东杰誉律所律师
近期帮助 9447 人
我现在想离婚,可以找到一个律师吗?
3小时前
吴佳炫律师
近期帮助 1498 人
在厂宿舍居住两年可以作为分居证明吗?
3小时前
桦仁律所律师
近期帮助 2999 人
外宿生进内宿打架受害者验伤没有结果怎么处理
3小时前
王奎律师
近期帮助 12049 人
你好,我想问一下,未满16岁,骑车碰着行人,行人喝酒,
3小时前
王奎律师
近期帮助 12049 人
我们是两个电动车相撞嘛,它是逆行,这种的话呢,就是他逆行了,但是我是没有看清楚这个责任要怎么划分
3小时前
王奎律师
近期帮助 12049 人
网上不能办理离婚吗?
今天 01:25
王奎律师
近期帮助 12049 人
一方的人在另一方家庭内打未成年人,让签谅解书,但是在未成年人不自愿的情况下,让其监护人签谅解书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