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得病死亡,单位应不应该给予赔偿

更新时间:2022-11-09 09:28:03
问题描述:
在工作中得病死亡,单位应不应该给予赔偿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官方
    已帮助1554098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咨询我
    企业在职职工因病死亡,单位应该补偿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且职工近亲属可以继承职工社会保险个人账户里的余额。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四条
    个人账户不得提前支取,记账利率不得低于银行定期存款利率,免征利息税。
    个人死亡的,个人账户余额可以继承。
    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第十七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在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领取病残津贴。
    所需资金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
    2022-11-09 09:24:38
    点赞
  • 平台特邀律师推荐
    已帮助1409767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员工在上班时间突发疾病死亡的,单位有申报工伤等责任;如果员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且属于职业病的,单位也有一定的责任。职工因工死亡的,其近亲属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用人单位未缴纳工伤保险费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全部工亡赔偿。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职工有前款第
    (一)项、第
    (二)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工有前款第
    (三)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
    2022-11-09 09:26:03
    点赞
  • 找法网咨询顾问
    已帮助1562324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员工在上班时间突发疾病,如果认定为工伤,且单位没有为员工缴纳工伤保险的,单位有责任。如果员工抢救无效在48小时内死亡的,属于因工死亡;如果不是在上班时间发病,也不是在上班时间死亡,不是职业病死亡的,单位不负责任。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职工有前款第
    (一)项、第
    (二)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工有前款第
    (三)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
    2022-11-09 09:28:03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在单位突发疾病死亡,没有构成工亡,单位应该怎赔付
你好,职工突发疾病死亡被认定为工亡的,单位赔偿要看是否购买社保,若无社保的,单位赔偿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在工作单位焠死,应得什么赔偿
工伤死亡需要赔偿丧葬补助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等,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即为该直系亲属,有多少符合条件的直系亲属就应该做多少赔偿。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工人在工作期间死亡,雇人单位是不是应该赔偿?
遭到工伤死亡后,需要赔付丧葬补助金,对于丧葬补助金等赔偿都按工资标准进行计算。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工作期间突发脑出血未死亡,工作单位应该给补偿吗?
劳动者受伤,认定为工伤,并且鉴定为伤残等级的,如果用人单位有为劳动者缴纳社保的,则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伙食补助费、护理费、交通费、医疗费都应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在工作期间突发心肌梗死,公司应该给补偿吗?
可按工亡处理,有工伤保险吗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员工非工作时间,非工作地点意外死亡,公司应不应该给予一定的补偿
职工因工死亡后,需要照顾到其其直系亲属,按照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等赔偿。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我亲属在工作期间突发疾病抢救无效死亡,工作单位应该给予赔偿吗?
你好,1、先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认定工伤决定书下来下一步怎么走
工伤认定书下来后,下一步可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具体操作包括:1. 准备相关材料,如工伤认定书、医疗证明等;2. 向当地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3. 配合鉴定过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工伤赔偿打到社保卡怎么查询到账
具体操作如下:首先,登录社保卡所属银行的APP或官网,进入账户查询页面,查看交易明细,确认工伤赔偿是否到账。若无法在线查询,可携带社保卡和身份证前往银行柜台或A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我厂里上班左手食指断离一节多,没交工伤险,老板不支持做工伤认定,说要私了,请问如果私了能陪多少呢?
私了需谨慎,确保权益不受损。如选择私了,应明确赔偿金额、支付方式等,并签订书面协议。如选择法律途径,可先申请工伤认定,再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两种方式各有利弊,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工作期间突发心脏病后回家拿身份证后在去医院途中身亡,算工伤吗
工作期间突发心脏病身亡算工伤。具体操作:1. 及时向单位报告并申请工伤认定;2. 提供相关证据材料,如医疗证明、工作记录等;3. 如单位不认可,可向劳动仲裁机构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关于工伤十级赔偿,应着重考虑的关键事项
工伤十级赔偿需综合考虑。确定赔偿金额,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处理时需注意劳动合同状态,若终止或解除,需支付额外补助金。确保赔偿计算准确,及时支付,以维护职工合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尘肺病6级能解决多少钱
尘肺病6级赔偿常见方式包括协商、调解和诉讼。具体选择哪种方式取决于案情和双方意愿。协商快速但可能赔偿不足;诉讼公正但耗时;调解则介于二者之间。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实习生在用人单位受伤了,有赔偿吗
实习生受伤可获赔偿。如双方有实习协议,可依协议处理;无协议或协议不明,可主张用人单位承担相应赔偿责任,必要时可向法院起诉。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您好十级工伤企业应该支付多少钱?
您好,您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维护您的合法权益。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下载低至¥9.9/篇
律师解答动态
刚刚
沈阳中盾所律师
近期帮助 26408 人
该犯的父亲生前留有遗嘱,说是他自己的死是某某的原因,要等该犯人刑满释放回家报仇怎么办
刚刚
邓五英律师
近期帮助 11408 人
人家欠我5100块钱,发微信不回电话不接,明显是不想还,请问有什么方法有追回吗
27秒前
吴丁亚律师
近期帮助 75412 人
您好我怕找兼职说做话务员,做了四天我反应过来这可能是手机口
2分钟前
邓五英律师
近期帮助 11408 人
我朋友做游戏私服流水有50个但是只获利了10个
2分钟前
合肥中盾所律师
近期帮助 7530 人
父亲两年在抖音上花了7万块,后想不开轻生,目前已经去世十多天
4分钟前
马菊镁律师
近期帮助 2092 人
我黑户了但保公司对我说可以贷款是真的吗
4分钟前
沈阳中盾所律师
近期帮助 26408 人
您好十级工伤企业应该支付多少钱?
4分钟前
沈阳中盾所律师
近期帮助 26408 人
买的游戏硬盘,总是闪退,问题太多,我想要退货,对方不给退怎么办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