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因公死亡,亲属能得到补偿金吗

更新时间:2022-11-16 16:10:51
问题描述:
职工因公死亡,亲属能得到补偿金吗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平台特邀律师推荐
    已帮助1834582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职工因工死亡家属可以获得的补偿: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
    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
    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
    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2022-11-16 16:08:24
    点赞
  •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推荐
    已帮助67810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咨询我
    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可以享受下列待遇:丧葬补助金,即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给所供养的亲属的抚恤金,给配偶的比例是每月占职工工资的40%,给其他亲属则是每人每月30%;以及还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等待遇。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
    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
    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2022-11-16 16:10:48
    点赞
  •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官方
    已帮助533938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咨询我
    工亡赔偿金包括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工亡赔偿金的分配原则如下:对于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则参照法定继承,在第一顺序继承人之间进行平均分配;等等。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39条
     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
    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
    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2022-11-16 16:10:51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职工因公死亡怎么补偿
职工因公死亡怎么补偿
劳动合同纠纷 1653
因病死亡,有赔偿金吗?
可以就具体情况而定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在职员生病死了,公司有经济补偿金给家属吗
职工因工死亡后,需要照顾到其其直系亲属,按照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等赔偿。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非因工死亡,家属能得到经济补偿吗?有法律依据吗?
职工因工死亡后,需要照顾到其其直系亲属,按照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等赔偿。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员工在职期间,因疾病死亡,公司有补偿吗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以获得相应补偿
全部8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公司员工在工作期间病故,家属可以得到补偿吗
员工死在公司的赔偿标准:员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为工伤,会得到工伤保险赔偿。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工厂员工意外死亡,妻子有权利得到补偿金吗
可以要求抚恤金,可以向用人单位申请
全部2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在职期间因病死亡,配偶有什么补偿吗
如果是国企或者公务员单位,有一笔死亡抚恤金,大约二十万左右吧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若在职人员死亡,能补偿吗
完整年度结束可以视为正常上班算工资。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如何赔偿在工厂受伤脸上留下的伤疤?
就工伤问题进行赔偿时,可以先行申请确认工伤,接着双方进行协商确认赔偿也可以。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我的临时工受伤住院了。我需要提前支付医疗费用吗?
工伤职工住院治疗的住院费,有购买保险的话是由保险负责,没有购买的,由公司直接支付。但实际操作中,一般是由个人先垫付,之后进行工伤鉴定。最后再向公司或者是保险公司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重婚会怎么判
重婚会怎么判
重婚 135
精神补偿有上限吗
精神补偿无上限。处理方式包括:1.协商,双方直接沟通达成赔偿协议;2.调解,通过第三方机构调解达成协议;3.诉讼,向法院起诉,由法院根据案情判决赔偿金额。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我的工人受伤了。我应该承担多少责任?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有工伤保险的由工伤保险支付,没上工伤保险的,由单位承担。但是具体问题还要具体分析,由于伤残等级的不同,即使是上了社保也有应当单位承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在工地工作的手指断了怎么赔偿?
发生工伤事故后,要到相关机构确认工伤,根据工伤认定结果进行赔偿。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左手食指缺损1厘米算工伤十级吗
可能算工伤十级。具体操作如下:1.及时向单位报告伤情,并保留相关证据;2.前往指定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确保伤情得到妥善处理;3.向当地社保部门提交工伤认定申请,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我假期打工签一个劳动合同有工伤险当误以后考事业编嘛怕不是应届
在考事业编时,重要的是符合报考条件,劳动合同和工伤险并不会影响。但如果在工作期间受伤,需立即向单位报告,按工伤流程处理,确保自身权益。同时,也可考虑咨询专业律师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法院就工伤问:题没一向解除带动关系赔偿可以等判决生效TE再仲哉吗
处理方式有申请执行和上诉。若对判决无异议,可等判决生效后申请执行;若有异议,可在规定期限内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选择应基于案情、证据及自身诉求,权衡利弊后做出决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下载低至¥9.9/篇
律师解答动态
27分钟前
张朋飞律师
近期帮助 2950 人
建筑工程公司有限公司减资
35分钟前
张春利律师
近期帮助 6253 人
你好,分居情况下,男房自己在外租的房子,女方到住所撬锁算不算违法
51分钟前
张春利律师
近期帮助 6253 人
公司换了法人,我强制执行应该填原法人还是新法人
1小时前
张春利律师
近期帮助 6253 人
如果属于医疗事故该怎样认定
1小时前
刘鹏律师
近期帮助 3880 人
我购买的水果与商家照片不符合
1小时前
尚权律所律师
近期帮助 2200 人
遇到网络诈骗被骗1000
1小时前
李加刚律师
近期帮助 39164 人
我现在遇到了一个网贷案但是我现在没有钱能不能咨询一下
1小时前
威法律师
近期帮助 9309 人
和对方发生关系,并于男发决定离婚但未办理离婚手续的情况下与女方相处,对方老公一直骚扰并恐吓的情况下该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