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年终奖计算

更新时间:2022-11-24 15:03:26
问题描述:
个税年终奖计算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推荐
    已帮助1167346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咨询我
    计算年终奖的个税方法:将年终奖纳入综合所得中,按照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来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法律依据:《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法修改后有关优惠政策衔接问题的通知》一
    (一)自2022年1月1日起,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应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三条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第六条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2022-11-24 15:03:11
    点赞
  • 找法网咨询顾问
    已帮助462154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咨询我
    计算年终奖个税的办法:并入当年综合所得,按照法定的税率来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即用应纳税所得额乘以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来计算。法律依据:《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法修改后有关优惠政策衔接问题的通知》一
    (一)自2022年1月1日起,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应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三条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第六条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2022-11-24 15:03:24
    点赞
  • 平台特邀律师推荐
    已帮助1970009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咨询我
    年终奖的个税算法:劳动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计入其综合所得,按照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来计算。综合所得是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各项法定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法律依据:《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法修改后有关优惠政策衔接问题的通知》第一条
    (一)自2022年1月1日起,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应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三条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第六条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2022-11-24 15:03:26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年终奖个税怎么计算
年终奖个税怎么计算
劳动合同纠纷 95
你好,年终奖怎么算个税?
计算年终奖的个税方法:将年终奖纳入综合所得中,按照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来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工资的个税怎么计算
工资的个税怎么计算
劳动合同纠纷 3030
个税怎么计算工资
个税怎么计算工资
劳动合同纠纷 2590
年终奖年终奖报个税多少钱?
工资和年终奖个人所得税是分开扣税的。获得全年一次性年终奖金及12月当月工资时,个所税申报申报时,年终奖应选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征税,并参考当月工资数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每月个税年终奖个税怎么算
计算年终奖的个税的公式:<br>1、发放年终奖的当月工资高于5000元时,年终奖扣税方式为:年终奖*税率-速算扣除数。<br>2、当月工资低于5000元时,年终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年终奖的个人所得税怎么计算
个人所得税标准为: (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年终奖个税如何计算,公司年底会发放年终奖,但是要扣除个税,我想问下年终奖个税是如何计算的?
个人取得年终奖金应单独按照一个月的工资所得计算缴纳个税,具体有三种计税方法: 方法一:取得年终奖金当月个人的工资高于(或等于)费用扣除额(5000元)的,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年终奖个人所得税率,个人年终奖金所得税率
全年一次性奖金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1: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高于(或等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 适用公式为: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我今年刚工作了一个月,工资7000,扣税了40多块,我怎么申报退税那些?
具体操作如下:首先,下载并注册个人所得税APP,登录后选择“综合所得年度汇算”进行申报。在申报过程中,请确保您的收入、扣除等信息准确无误。若您符合退税条件,AP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个人所得税说是退款,下次发工资就不会从我的卡上扣了?
若您希望下次发工资时不再从已解绑的银行卡中扣除,请按以下步骤操作:首先,与公司财务部门联系,确认工资发放的具体账户信息;其次,若公司仍在使用您已解绑的银行卡作为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累计预扣税款计算方式及公式
累计预扣税款计算需按公式操作。先算累计应纳税所得额,再算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需注意各项扣除的准确性,如个税起征点、五险一金等。确保计算无误,以避免税务风险。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个人所得税不处理会对公司和个人??什么影响
个税不处理需及时应对。如是个税申报遗漏,可通过税务系统自查补缴;如涉及复杂税务问题,建议咨询税务专家,确保合规处理;若担心处理不当,可委托税务代理机构,他们能提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员工个人的业绩是45万,公司要扣13%的税,在按税后给提成员工,员工个人还有扣个人所得税,合法吗
合法。公司扣税后发提成,员工仍需交个税。操作如下:1. 公司按税法规定代扣代缴税款;2. 员工收到提成后,根据个人所得情况自行申报并缴纳个人所得税;3. 如遇税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我给公司代开发票4千元,个人所得税怎么计算
个税由公司代缴或自行申报。代缴:公司计算并扣除个税;自行申报:需了解个税计算方式,确保准确申报。注意及时更新专项附加扣除信息,以享受相应税收优惠。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下载低至¥9.9/篇
律师解答动态
2分钟前
刘剑锋律师
近期帮助 4287 人
劳务派遣公司与用工单位不合作被派遣者一直在用工单位上班劳动合同也过期了
5分钟前
张强律师
近期帮助 27679 人
就是QQ附近交友说约炮,然后我知道是骗子,就随便找个照片试探他,还有身份证姓名
6分钟前
刘剑锋律师
近期帮助 4287 人
房产证三个名字,其中两人同意卖房,房子可以卖掉吗?
15分钟前
闫建秋律师
近期帮助 62624 人
你好!双方打架,第三方被打,大概是构成轻微伤,索要五万赔偿,是否构成诈骗罪
16分钟前
魏刚律师
近期帮助 3886 人
车被追尾,后车全责,拒绝赔付,应该怎么办
18分钟前
闫建秋律师
近期帮助 62624 人
产生的一切费用由买方承担(印花税,契税,登记费,估计费由买方承担)还是后边的?
18分钟前
郭磊律师
近期帮助 13770 人
未满16周岁是自愿的怀孕女方家长不知道构成犯法吗
19分钟前
闫建秋律师
近期帮助 62624 人
女方隐瞒婚前债务然后用彩礼还债算骗婚吗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