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个人债务认定标准是什么呢

更新时间:2022-12-07 19:52:08
问题描述:
夫妻个人债务认定标准是什么呢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婚姻家庭律师团队推荐
    已帮助798490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夫妻个人债务认定标准是:
    1、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所负的债务;
    2、一方未经对方同意,用于个人且收入也未用于共同生活的;
    3、一方不合理的个人开支而产生的债务;
    4、双方约定由个人偿还的债务;
    5、其他依法应由个人承担的债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条
    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2022-12-07 19:48:14
    点赞
  • 找法网咨询顾问
    已帮助349284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夫妻个人债务认定标准是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的债务,或以夫妻名义所借但实际用于个人的债务,包括:一方的婚前债务;一方未经对方同意,擅自资助没有扶养义务人所负债务;一方未经对方同意,独自筹资从事生产或者投资经营活动所负债务,且其收入确未用于共同生活的;双方依法约定由个人负担的债务,约定由一方负担的债务;一方因个人不合理的开支,如赌博、吸毒、酗酒所负债务。
    法律依据:
    根据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条  
    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2022-12-07 19:50:39
    点赞
  •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官方
    已帮助1576065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咨询我
    夫妻债务的认定标准:
    1、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2、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个人债务。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条
    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2022-12-07 19:52:08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2020夫妻一方最新的个人财产认定标准?
认定夫妻个人财产的标准是:<br> 1、婚前个人所有的财产,如工资、奖金等其他合法收入;<br> 2、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br> 3、遗嘱或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夫妻离婚后之间共同债务的评定标准
婚后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标准: (1)夫妻有无共同举债的合意。如果夫妻有共同举债的合意,则不论该债务所带来的利益是否为夫妻共享,该债务均应视为共同债务。 (2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新夫妻债务的认定司法解释,什么才是夫妻共同债务
夫妻共同债务一般包括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为解决共同生活所需的衣、食、注行、医疗等活动以及履行法定义务和在共同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负的债务。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怎么认定呢?
夫妻共同债务一般包括:因日常生活所负的债务;因生产经营所负的债务;夫妻双方或一方因治疗疾病所负的债务。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法院判定夫妻共同债务的标准是什么?
1、夫妻双方共同签字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2、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夫妻间个人债务认定标准2020是什么?
夫妻离婚时,属于个人的债务由个人负责偿还,配偶没有偿还的义务。个人债务包括: 1、男女各自婚前所负的债务,即结婚之前一方或双方对外所欠的债务。 2、双方约定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夫妻离婚,个人债务认定的标准是什么?
夫妻离婚时,属于个人的债务由个人负责偿还,配偶没有偿还的义务。个人债务包括: 1、男女各自婚前所负的债务,即结婚之前一方或双方对外所欠的债务。 2、双方约定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夫妻个人债务是如何认定的,这个有什么标准?
你好,婚后债务是夫妻共同债务。特殊除外。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欠钱纠纷律师怎么收费
欠钱纠纷律师怎么收费
债务追讨 1345
重婚罪离婚时的债务如何进行公平合理的分割
重婚罪离婚,债务分割要公平。具体操作:1. 双方协商,达成一致则按协议分割;2. 协商不成,可向法院起诉,法院将依据《民法典》规定,照顾无过错方权益进行判决;3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关于离婚一方所负债务的处理策略
离婚债务处理需分情况。个人债务自行承担,共同债务则共同偿还。如财产不足,先协商后诉讼。操作包括收集证据、协商方案、起诉等,确保债务得到合理解决。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判决抵押无效如何处理
判决抵押无效如何处理
抵押担保 1020
夫妻共同生活支出之界定方法
夫妻共同生活支出包括生活费、子女抚育费等。若一方损害共同财产,可请求分割。处理方式有协商、诉讼等,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方式,确保双方权益得到保障。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男方之前婚内欠债女方不知情离婚是会判给女方么
婚内债务需根据具体情况处理。若是共同债务,离婚后双方需共同承担,可协商或诉讼解决。若属个人债务,由欠债方承担。务必明确债务性质,采取合适措施,以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就是有个人说新区开了,让我结个婚,新人结婚充的钱说是能退还回来,
如果您想离婚并要求退还彩礼,首先需要确定您的情况是否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条规定的条件。然后,您可以根据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离婚协议女方离婚是净身出户,但是现在男方不还,这种情况我们现在不还银行,可以其实她前夫吗?
离婚协议只约束离婚双方,不对银行产生效力,对于银行而言,女方是借款人,应当承担还款义务,女方承担责任后可依据离婚协议向男方追偿。当然了,借款用途是做生意,属于夫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离婚协议上房子归女方所有但是没过户,离婚后男方在外面欠债,法院能拍卖房子吗
可以拍卖,但可提异议。如果离婚协议真实且女方未过户无过错,可提出执行异议。另外,应尽快依据离婚协议办理过户手续,确保房子归女方所有。若异议成立,法院将中止拍卖。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下载低至¥9.9/篇
律师解答动态
刚刚
彭霞律师
近期帮助 18362 人
急离职不给工资怎么办?
刚刚
广东天习律师
近期帮助 91485 人
如果没有满六十岁自己辞工,公司怎么补偿
1分钟前
广东天习律师
近期帮助 91485 人
签了劳动合同没满一个月扣48小时合法吗
2分钟前
李晓航律师
近期帮助 168653 人
我在TT上私信被骂了算违法吗
3分钟前
广东天习律师
近期帮助 91485 人
因抑郁症休学一年,会影响高考报考师范类学校吗
4分钟前
阮兴军律师
近期帮助 13010 人
你好,咨询一下
4分钟前
黄龙泉律师
近期帮助 16334 人
我主张继续履行劳动合同,二审签订了民事调解书,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啊?能仲裁主张加班费吗?
4分钟前
合肥中盾所律师
近期帮助 7122 人
1998年在广州结婚后生两个孩子,现在妹妹想将小女儿的监护权转让给哥哥(孩子的舅舅)怎么办理?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