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死亡,孩子判给母亲,但是母亲现在不管孩子了,孩子十六周岁该怎么办

更新时间:2022-12-08 11:14:09
问题描述:
父亲死亡,孩子判给母亲,但是母亲现在不管孩子了,孩子十六周岁该怎么办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婚姻家庭律师团队推荐
    已帮助542967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你好:可以起诉看证据
    2022-12-08 11:11:07
    点赞
  • 找法网咨询顾问
    已帮助649750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未成年人父母一方死亡之后,另一方可依法取得抚养权。如果死亡一方的父母想要争夺孩子的抚养权,可以需要举证另一方没有抚养监护的能力或者孩子同另一方生活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否则法院将支持孩子的亲生父母对于孩子的抚养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四条
    有负担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对于父母已经死亡或者父母无力抚养的未成年孙子女、外孙子女,有抚养的义务。

    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于子女已经死亡或者子女无力赡养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赡养的义务。
    2022-12-08 11:12:20
    点赞
  • 平台特邀律师推荐
    已帮助1740820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咨询我
    离婚另一方死亡孩子判给健在的这一方父亲或者母亲。如果未成年人的父母都已经死亡的,有监护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成年且具有抚养能力的兄、姐按顺序担任孩子的抚养权人,依法享有孩子抚养权、对孩子依法履行抚养义务。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
    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2022-12-08 11:14:09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如果孩子的父母离婚,把孩子判给母亲,父亲老了怎么办?
一周岁孩子父母离婚,孩子一般会判给女方;因为离婚后,对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除非孩子的母亲有不适宜抚养的情况的,可以判给父方抚养。<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离婚了,孩子判给母亲,联系不上孩子母亲了怎么办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这样的事情可以去法院起诉的,要求女方给付孩子得抚养费,同时可以把抚养权要回来的。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律师解答动态
刚刚
上海宇岳律师
近期帮助 817 人
我要找个帮我收收款这种人有吗
刚刚
吴亮律师
近期帮助 293880 人
你好,我租的房有明显缺陷问题,电梯噪音严重影响我的休息,拟写一份解约租房协议后,房东不退押金
1分钟前
党政律师
近期帮助 7114 人
豫建乡字1984第16号是1984年由河南省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厅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执行《河南省村
4分钟前
陕西嘉捷律所律师
近期帮助 421 人
您好,我已经在一公司工作了15,今年57岁,近期公司效益不好,想辞退我,我应该获得多少赔付
9分钟前
王畅律师
近期帮助 4006 人
现在请病假公司不批,要求还要有每天的治疗过程,否则病假不批算旷工,我该怎么办?
15分钟前
刘同发律师
近期帮助 172408 人
被黑中介强制下款,在审核中
24分钟前
刘朋印律师
近期帮助 7506 人
不知道情况下成了共同借款人
25分钟前
北京中盾沈阳律师
近期帮助 53403 人
我女朋友被他妈妈带走了,现在两个人都联系不上,可以报警吗?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