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相撞的责任认定标准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3-05-25 05:14:10
问题描述: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相撞的责任认定标准是什么?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交通事故律师团队推荐
    已帮助410418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咨询我
    机动车和机动车相撞责任划分标准如下:
    1、一般是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交通事故赔偿责任;
    2、按照各自过错比例分担责任,负主要责任的,承担70%;负同等责任的,承担50%;负次要责任的,承担30%。
    处理交通事故步骤是什么:
    1、受理报案,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接到当事人或其他人的报案之后,按照管辖范围予以立案;
    2、现场处理,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受理案件后,立即派员赶赴现场,抢救伤者和财产,勘查现场,收集证据;
    3、责任认定,在查清交通事故事实的基础上,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根据事故当事人的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的因果关系、作用大小等,对当事人的交通事故责任作出认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三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三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
    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
    第九十条
    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处罚。
    2023-05-25 05:12:01
    点赞
  • 找法网咨询顾问
    已帮助1744015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咨询我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标准如下:
    1、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2、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
    3、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
    4、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 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另一方无责任;
    5、不认定交通事故责任,出于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经公安机关调查不能确定任何一方当事人的违法行为时,则对任何一方当事人均不认定其负交通事故责任。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十三条法律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十三条
    发生死亡事故、伤人事故的,或者发生财产损失事故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应当保护现场并立即报警:
    (一)驾驶人无有效机动车驾驶证或者驾驶的机动车与驾驶证载明的准驾车型不符的;
    (二)驾驶人有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嫌疑的;
    (三)驾驶人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嫌疑的;
    (四)机动车无号牌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号牌的;
    (五)当事人不能自行移动车辆的;
    (六)一方当事人离开现场的;
    (七)有证据证明事故是由一方故意造成的。
    驾驶人必须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立即组织车上人员疏散到路外安全地点,避免发生次生事故。驾驶人已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或者受伤无法行动的,车上其他人员应当自行组织疏散。
    2023-05-25 05:12:20
    点赞
  • 平台特邀律师推荐
    已帮助604888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咨询我

    1、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相撞具体责任划分根据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情况作出判断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车辆驾驶人应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交通警察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2023-05-25 05:14:10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相撞,责任认定标准是什么
法律分析: 一、非机动车在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相撞责任以交警部门认定为准。 交通事故责任划分标准:首先,因交通事故引起的人身损害赔偿首先要有交警部门出具的事故责任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相撞的责任认定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相撞的责任认定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 26112
认定非机动车与机动车相撞责任是什么?
非机动车撞机动车的责任,应以交警部门的认定为准。主要责任责任划分标准如下:因交通事故引起的人身损害赔偿首先要有交警部门出具的事故责任认定书,这是所有赔偿责任依据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非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划分标准是什么
非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划分的原则规定为:一般是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进行责任的划分,责任的划分是由交警划分。法律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非机动车停在非机动车道上被非机动车撞了,请问这个怎么认定责任
报警后,交通大队会根据实际现场情况给与责任划分
全部2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摩托车在非机动车道被电瓶车撞,责任怎么划分?
您好,我是程智华律师,这个具体看有无违反交通规则,您这边报警处理了吗?一般要有交警出具责任认定书,您可以和我进一步沟通,我会尽全力维护您的合法权益。
全部17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机动车在非机动车道行驶中,被机动车撞了,责任如何认定?
非机动车撞机动车责任,以交警部门认定为准。主要责任责任划分标准如下:因交通事故引起的人身损害赔偿首先要有交警部门出具的事故责任认定书,这是所有赔偿责任依据的开始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非机动车与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的责任划分
非机动车与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的责任划分
全部6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轿车压双黄线拐弯与非机动车走机动车辆责任怎么划分
在发生交通事故之后,交管部门会根据双方当事人及其违章行为在事故中的作用,来对当事人进行责任认定。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我想了解一下,交通事故中,对方全责,我车子维修了两个月,这期间产生的租车费用我可以起诉对方赔偿吗?
您好,常见的处理方式包括协商、调解和诉讼。您可以先尝试与对方协商解决,如果无法达成一致,可以寻求交通管理部门的调解帮助。如果调解无果,您可以选择向法院提起诉讼来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事故发生后保险公司还需要肇事者预付款吗?
车祸保险理赔流程:一、向保险公司报案。二、事故现场勘查、检验。保险公司接到出险报案后,应当立即安排公司理赔人员或委托的公估机构、技术鉴定机构到事故现场勘查事故经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您好,电动三轮车是否属于机动车
电动三轮车属于机动车的范畴。电动三轮车在其速度、质量、尺寸上均具有机动车的特性,而不能以该产品是否收入国家有关产品目录为由忽视其危险性从而减轻肇事者应承担的责任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交通事故需要双方共同到交警部门结案吗?
法律分析:交通事故结案不需要双方当事人去。交通事故结案分两种情况:一、交通事故双方达成协议,双方签字立即生效。二、交通事故双方达未成协议,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下载低至¥9.9/篇
律师解答动态
刚刚
郭磊律师
近期帮助 13770 人
就是我之前是一家公司的股东,与另外的人签了股份转让协议,是否是属于违法行为,并且我该怎么要求赔偿
2分钟前
韩信德律师
近期帮助 7929 人
未成年未经过电瓶车主同意偷偷拿走电瓶车与货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两未成年人死亡两个重伤一个,货车司机逃逸
4分钟前
刘业洪律师
近期帮助 846 人
你好,今天我倒车被电动车撞了,我负全责,我想不通
20分钟前
孙志伟律师
近期帮助 46033 人
被法院传票可以不去吗
30分钟前
向德堂律师
近期帮助 3 人
债务预期,是否可以做延期或者二次分期?
53分钟前
谭再甫律师
近期帮助 1916 人
离婚申请办了,一方不去怎么办
57分钟前
阮兴军律师
近期帮助 12995 人
公安局打电话告诉我我去嫖娼但是我本人并没有这么干过应该怎么办
1小时前
陈彬律师
近期帮助 16942 人
前两天一起打牌的朋友被公安捉了,会涉及到我吗?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