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工亡,配偶45岁,配偶如何领取抚恤金,

更新时间:2023-06-19 11:48:11
问题描述:
丈夫工亡,配偶45岁,配偶如何领取抚恤金,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官方
    已帮助568013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咨询我
    工亡的配偶抚恤金可以拿的年限标准如下:配偶领取抚恤金的标准是劳动者工资的40%,而领取的期限是直至领取人死亡。如果工亡职工配偶再婚的停止享受抚恤金待遇。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 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其近亲属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待遇。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享受本条第一款第
    (一)项、第
    (二)项规定的待遇。
    2023-06-19 11:45:51
    点赞
  • 找法网咨询顾问
    已帮助1813988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咨询我
    工亡的配偶抚恤金可以拿的年限标准如下:配偶领取抚恤金的标准是劳动者工资的40%,而领取的期限是直至领取人死亡。如果工亡职工配偶再婚的停止享受抚恤金待遇。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
    第三十九条
    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其近亲属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待遇。
    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享受本条第一款第
    (一)项、第
    (二)项规定的待遇。
    2023-06-19 11:46:14
    点赞
  • 平台特邀律师推荐
    已帮助1730291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咨询我
    法律分析:工亡的配偶抚恤金可以拿的年限标准如下:配偶领取抚恤金的标准是劳动者工资的40%,而领取的期限是直至领取人死亡。如果工亡职工配偶再婚的停止享受抚恤金待遇。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 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其近亲属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待遇。
    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享受本条第一款第
    (一)项、第
    (二)项规定的待遇。
    2023-06-19 11:48:11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35年的工龄因病内退,应该得到多少安葬抚恤金?
2022年死亡抚恤金的补偿标准为:丧葬补助费为上一年度统筹地区职工六个月的月平均工资。供养亲属抚恤金应该要按照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支付给职工生前提供主要收入来源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工亡抚恤金的支付年限
工亡抚恤金的支付年限
婚姻家庭 6180
父亲去世后如何分配抚恤金和丧葬费,继
您好,一般情况近亲属平均分配,详细情况可以电询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丈夫工伤去世抚恤金怎么分配
丈夫工伤去世抚恤金怎么分配
工伤工资待遇 3304
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死亡后,如何领取丧葬费和抚恤金
法律分析: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死亡后,社保部门要向其遗属发放丧葬费和一次性抚恤金。丧葬费一般几千元左右。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 第三十七条 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三个孩子的家庭,如何领取抚恤金?
要想享有抚恤金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必须是死者的配偶或者是直系亲属。第二个条件是满足属于死者生前的供养人。虽然抚恤金不属于遗产,但是他的处理方式会按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退休工人死亡后未火化怎么领取抚恤金?
你好,依据国家的规定和要求办理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工亡配偶达不到55岁,领不了抚恤金,怎么办啊
依据法律的规定,死亡职工的父母如果没有达到规定年龄的,不能领取相应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依靠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申请供养亲属抚恤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老工人过世,丧偶抚恤金如何领取
退休人员死亡,工资不能领,但是该职工生前所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可以按照职工工资的一定比例来领取供养亲属抚恤金。例如其配偶可按职工工资的40%来按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丈夫去世后无业妻子怎么领取抚恤金
抚恤金配偶是不能独占的。抚恤金不是遗产,应当由死者配偶及与其经济关系紧密的被供养人及供养人分得。没有被供养人及供养人才由配偶分得。抚恤金是发给伤残人员或死者家属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北京市工地受伤十级伤残一次性赔偿多少钱
你好,十级伤残=本人工资×7个月 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2024北京工伤赔偿标准
需要根据本人的实际情况确定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重婚会怎么判
重婚会怎么判
重婚 130
我去在房山某工地上班,去年元月1号因腿疼离职了,当时以为是肌肉拉伤没多大事
收集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是申请工伤认定的关键步骤之一。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尽可能获取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这是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下载低至¥9.9/篇
律师解答动态
1分钟前
窦娟律师
近期帮助 139716 人
你好,如果借条没有按手印,还有效嘛
4分钟前
党政律师
近期帮助 2326 人
你好,我离婚上诉在网上怎么操作
5分钟前
沈阳中盾所律师
近期帮助 25063 人
想问下抖音橱窗技术服务协议书具备法律效益吗
5分钟前
姜娜律师
近期帮助 76 人
被辞退后如何争取自己权益
5分钟前
沈阳中盾所律师
近期帮助 25063 人
我知道这个人的手机号和姓名能不能给我查到这个人的家庭住址
7分钟前
刘义峰律师
近期帮助 22284 人
有个党员和我老婆不正当关系10年打胎4次,导致我离婚
8分钟前
沈阳中盾所律师
近期帮助 25063 人
我知道这个人的手机号和姓名能不能给我查一下他是哪里的啊如果能查到的话我就付款
27分钟前
黄国凯律师
近期帮助 3208 人
有用吗?百度购物专坑百姓,信息没有,本人要在各网公布百度购物坑人的事,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