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派遣员工退休后独生子女奖励费在哪里领取?

更新时间:2023-06-20 10:28:09
问题描述:
劳务派遣员工退休后独生子女奖励费在哪里领取?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找法网咨询顾问
    已帮助1429260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咨询我
    独生子女费退休后领取的方法为有单位的,由单位领取,没有单位的,到社区去领取。规定如下:
    (一)符合奖励条件的独生子女父母退休时双方有单位的,分别享受奖励待遇;一方有单位的,一方享受奖励待遇;双方没有单位的,一方享受奖励待遇。
    (二)独生子女父母退休的,经本人申请,填写奖励审批表,由所在单位负责审核、给予奖励。奖励费支付后,在受奖励人员的退休审批表和法律依据:《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上分别注明,并报单位所在县(市、区)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备案。

    (三)符合奖励条件,本意见实施前已经退休的、2002年11月1日后已经办理了退休手续死亡的独生子女父母,由原所在单位给予补发奖励费;原所在单位改制或者并转的,由改制或者并转后的单位给予补发;原所在单位已经破产,并清算结束,按无单位独生子女父母享受奖励待遇,由原破产单位当地政府负责补发。
    2023-06-20 10:26:09
    点赞
  •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官方
    已帮助501820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咨询我
    法律分析:从申请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或是独生子女证当月起至子女年满十八周岁止,每月领取不少于十元的奖励费。奖励费由夫妻双方所在单位各发百分之五十。机关、事业组织工作人员的奖励费由所在单位从行政事业费中列支;企业职工的奖励费由所在单位从企业公益金中列支;城镇失业人员和农民的奖励费由所在街道办事处或者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兑现,确有困难的,由县(市、区)财政予以适当补助。
    法律依据:《山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第二十六条 在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期间,自愿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妻,发给《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获得《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或者符合国家和省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的夫妻,享受以下奖励或者扶助:
    (一)从申请当月起至子女年满十八周岁止,每月领取不少于十元的奖励费。
    奖励费由夫妻双方所在单位各发百分之五十。机关、事业组织工作人员的奖励费由所在单位从行政事业费中列支;企业职工的奖励费由所在单位从企业公益金中列支;其他人员的奖励费由所在街道办事处或者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兑现,确有困难的,由县(市、区)人民政府财政予以适当补助。
    (二)独生子女父母为机关、事业组织职工的,退休时按照省有关规定给予本人一次性退休补贴,其经费从原渠道列支。独生子女父母为企业职工的,退休时由所在单位按照设区的市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百分之三十发给一次性养老补助。
    对农村年满六十周岁,符合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条件的夫妻,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给予奖励扶助。独生子女父母为城镇其他居民的,由县(市、区)人民政府参照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给予奖励扶助。
    (三)各级人民政府对实行计划生育的夫妻、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和生育两个女孩已实施绝育手术的家庭在发展经济中,应当给予信息、资金、技术、培训等方面的支持和优惠;对实行计划生育的贫困家庭,在扶贫贷款、扶贫项目、社会救济、划分宅基地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
    (四)对独生子女残疾、死亡后未再生育并且未收养子女的夫妻以及其他符合特别扶助条件的夫妻,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给予特别扶助。
    (五)对独生子女死亡后未再生育并且未收养子女的夫妻,原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待遇不变;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给予高出最低生活保障线三分之一的照顾。
    2023-06-20 10:26:18
    点赞
  • 平台特邀律师推荐
    已帮助1946892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咨询我
    【法律分析】:退休时可以领取独生子女一次性奖励,依据各地《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独生子女父母,女方年满五十五周岁,男方年满六十周岁的,每人享受一次性奖励。具体金额各地不同,一般不少于每人1000元。

    (一)领取条件:独生子女父母凭《光荣证》、《结婚证》(或《离婚证》)和双方单位证明(无单位的由户籍所在地的村、居委会出具证明)领取。

    (二)发放办法:独生子女的母亲年满五十五周岁时领取;独生子女的父亲年满六十周岁时领取。

    (三)发放渠道:

    1、有工作单位的人员,由所在单位发给。

    2、在人才交流中心、职业介绍中心存档的人员,单位委托存档者,由委托存档单位发给;个人委托存档者,由街道办事处发给。

    3、档案关系在街道办事处的无业人员,由街道办事处发给。

    4、农村居民,由乡镇人民政府发给。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第二十三条 国家对实行计划生育的夫妻,按照规定给予奖励。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2023-06-20 10:28:09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我在外地退休,独生子女费在那里领取
您好,可以到民政局申请办理!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我在广东办理退休,要到哪领取独生子女奖励金
你好,到户口所在地办理,如果有工作单位,一般企业会发放这笔补贴,而如果是没有工作的情况下则是由街道办和村集体进行发放。
全部6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独生子女费发放在哪里领
独生子女费发放在哪里领
社会抚养费 2730
退休后独生子女费去哪里领取
独身子女证在哪里领钱应当分情况讨论。退休职工独生子女费,由原所在单位发放。独生子女费分为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和独生子女家庭补助费。在职职工的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由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退休后独生子女费到哪里领取?
1. 独生子女费自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之日起,到子女十四周岁止。执行标准根据不同地区,每月发放5元或10元,通常由父母双方单位各支付5元,持续至孩子14岁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独生子女的父母退休了,一次性补贴该去哪里领取?
独生子女费退休后领取的方法如下: (一) 符合奖励条件的独生子女父母退休时,双方有单位的,分别享受奖励待遇;一方有单位的,一方享受奖励待遇;双方没有单位的,一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独生子女退休费在哪里领取?
法律分析: 退休人员的独生子女费发放标准: 1. 夫妻双方均为城镇居民的独生子女家庭,在退休时可享受到每人5000元合计1万元的补助。 2. 双方均为农村户口的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退休的独生子女费去哪里领?
【法律分析】:退休时可以领取独生子女一次性奖励。具体条件为:独生子女父母,女方年满五十五周岁,男方年满六十周岁的,每人享受一次性奖励。具体金额各地不同,一般不少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私营企业退休在哪里领取独生子女费
退休职工领独生费的标准: (一)未实行养老保险的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职工,各加发退休费标准百分之五的退休金; (二)企业和实行养老保险的机关、事业单位职工,200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父母都退休了,独生子女奖励的费去那里领
有单位的,由单位领取,没有单位的,到社区去领取,符合奖励条件的独生子女父母退休时双方有单位的,分别享受奖励待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原则上应当一次性支付。企业一次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律师解答动态
2分钟前
吴亮律师
近期帮助 277829 人
请问如果想买一套商铺,房产证上写的是住宅用地商业服务,可以用住房公积金吗?
3分钟前
吴亮律师
近期帮助 277829 人
我在宣城一个工厂工作的时候脚被砸骨折了,现在六个月了,公司不管不问,不知道该怎么办
6分钟前
广东天习律师
近期帮助 184019 人
先一个简单的咨询,身份证后一位表示什么?连咨询都没法回复的是律师吗?
7分钟前
广东天习律师
近期帮助 184019 人
打暑假工见工说干到九月现在七月不想干了老板不给离职怎么办
8分钟前
吴亮律师
近期帮助 277829 人
被人在网上骗了60元怎么办
8分钟前
广东天习律师
近期帮助 184019 人
孩子误伤对方,对方要求赔偿需要起诉吗
10分钟前
吴亮律师
近期帮助 277829 人
俱乐部不退押金
12分钟前
吴亮律师
近期帮助 277829 人
签了劳动合同交了社保,但是我刚中专毕业,大学通知书拿到了,我的应届生身份还在吗?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