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多少公款才定罪

更新时间:2023-06-23 03:20:46
问题描述:
挪用多少公款才定罪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官方
    已帮助811118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一、公款挪用多少开始定罪
    1、公款挪用开始定罪的标准是:
    (1)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在5千元至1万元以上,进行非法活动的;
    (2)挪用公款数额在一万元至3万元以上,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的;
    (3)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在一万元至3万元以上,超过3个月未还的。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
    挪用公款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二、挪用公款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1、客体要件。挪用公款罪侵犯的客体,主要是公共财产的所有权,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侵犯了国家的财经管理制度。挪用公款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公款的使用权,同时行为人挪用公款后必然占有,有的还因此获得收益;
    2、客观要件。挪用公款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数额较大的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数额较大的公款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
    3、主体要件。挪用公款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这里所说的国家工作人员与贪污罪中国家工作人员的内涵、外延基本相同。同样具有特定性和公务性。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国家工作人员包括,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受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
    4、主观要件。挪用公款罪在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行为人明知是公款而故意挪作他用,其犯罪目的是非法取得公款的使用权。但其主观特征,只是暂时非法取得公款的使用权,打算以后予以归还。
    2023-06-23 03:18:10
    点赞
  • 刑事案件律师团队推荐
    已帮助1070095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咨询我
    挪用公款的数额达到以下标准的,才能定罪:
    ①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在5千元至1万元以上,进行非法活动的;
    ②挪用公款数额在二万元至3万元以上,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的;
    ③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在1万元至3万元以上,超过3个月未还的。
    根据《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
    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
    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法律依据:《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2023-06-23 03:18:15
    点赞
  • 找法网咨询顾问
    已帮助1894689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咨询我
    挪用公款会被定罪的标志如下:
    1、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在5千元至1万元以上,进行非法活动的;
    2、挪用公款数额在一万元至3万元以上,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的;
    3、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在一万元至3万元以上,超过3个月未还的。
    挪用公款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
    挪用公款三个要件如下:
    1、行为人实施了挪用公款的行为,即行为人未经合法批准而擅自将公款移作他用;
    2、行为人挪用公款的行为是利用其主管、管理、经手公款的职务上的便利实施的;
    3、行为人挪用的公款是归个人使用的,所谓归个人使用,既包括由挪用者本人使用,也包括由挪用者交给、借给他人使用。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八十四条 【挪用公款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第二百七十二条 【挪用资金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挪用公款罪】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有第一款行为,在提起公诉前将挪用的资金退还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2023-06-23 03:20:46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论发展中的挪用公款罪
论发展中的挪用公款罪
挪用公款罪 16413
多少钱才能追究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具体想咨询什么问题?
全部5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挪用公款罪的最高刑是什么
挪用公款罪的最高刑是什么
挪用公款罪资讯
挪用公款多少可以定罪
刑法挪用公款罪量刑标准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数额较大的公款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挪用私企公款多少立案
要看案件具体情况判断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什么样证据证明挪用公款
什么样证据证明挪用公款
挪用公款罪 16882
挪用公款多少算贪污罪?
构成挪用公款罪既遂的,按照贪污罪的有关规定处罚。根据《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对犯贪污罪的,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依照下列规定处罚: (一)贪污数额较大或者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挪用公款多少钱才能立案?
挪用公款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在5千元至1万元以上,进行非法活动的;2.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挪用公款量刑
挪用公款量刑
挪用公款罪 29345
挪用公司公款,多少立案
你好,建议尽快归还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律师解答动态
刚刚
江苏王牌律所律师
近期帮助 21899 人
我老乡8号,卖的火车票去了云南西双版纳。至今失联状态手机关机了
刚刚
江苏王牌律所律师
近期帮助 21899 人
我保险交了18年,我小孩积分没积上,上私立的没考及格,他们不要怎么办?
2分钟前
江苏王牌律所律师
近期帮助 21899 人
在车里呆着突然喝醉酒的人敲车门
4分钟前
刘诺律师
近期帮助 11523 人
请问下婚后拆迁的房产,现在有政策可以买了,如果离婚的话,没有购买的房产可以按现价各得一半吗
5分钟前
叶斌律师
近期帮助 13307 人
孩子在线上报名学习要一次性交纳一年的费用靠谱吗?
5分钟前
广东天习律师
近期帮助 188883 人
你好就是我要给孩子改姓,需要写什么文件
7分钟前
广东天习律师
近期帮助 188883 人
微信封永久客服不处理
7分钟前
广东天习律师
近期帮助 188883 人
劳动合同没干满工期合同上写了要扣30%合法吗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