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五七工,死后如何计算丧葬费和工资

更新时间:2023-06-23 09:50:40
问题描述:
老人五七工,死后如何计算丧葬费和工资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官方
    已帮助1430884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咨询我

    一、职工死亡后,丧葬补助费按下列标准发给:因病或非因工死亡的,发给当地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3个月,低于600元的按600元发给;因工死亡的,发给当地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5个月,低于1000元的按1000元发给。


    二、一次性抚恤金,按下列标准发给:因病或非因工死亡的,发给当地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10个月,低于2000元按2000元发给;因工死亡的,发给当地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20个月,低于4000元按4000元发给。

    三、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
    2023-06-23 09:48:04
    点赞
  • 找法网咨询顾问
    已帮助932430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丧葬费标准,为6个月的单位所在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即丧葬补助金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6个月。
    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工亡职工配偶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工亡职工父母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工亡职工子女未满18周岁的;工亡职工父母均已死亡,其祖父、外祖父年满60周岁,祖母、外祖母年满55周岁的;工亡职工子女已经死亡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其孙子女、外孙子女未满18周岁的;工亡职工父母均已死亡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其兄弟姐妹未满18周岁的。
    2、供养亲属抚恤金标准为:配偶,每月按工亡职工本人月工资的40发放;其他亲属,每月按工亡职工本人月工资的30发放。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
    3、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 第三十九条 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 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 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三)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其近亲属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待遇。
    2023-06-23 09:48:20
    点赞
  • 平台特邀律师推荐
    已帮助790998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职工死亡抚恤金丧葬费标准:
    1、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2、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比例发放给亲属,一般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
    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
    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
    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2023-06-23 09:50:40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职工丧葬费计算标准
职工丧葬费计算标准
社会保障 1092
我父亲是建国前参加工作的老工人死亡后丧葬费如何计算?
法律分析:1、丧葬费,从2012年3月1日起为6000元。 2、供养直系亲属定期救济费,从2012年10月1日起为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工人,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
全部6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事业单位退休职工死亡后如何计算丧葬费?
企业职工死亡,丧葬费的计算办法:如果是因工伤而死亡的,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如果是遭遇人身损害而死亡的,丧葬费是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五七工去世后如何领取丧葬费?该收多少钱?
法律分析: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丧葬费像其所在用人单位领取,丧葬费计发标准为:当地上一年度(或前12个月)职工月平均工资×6个月;由逝者直系亲属领取,如没有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处级退休干部死后如何计算丧葬费和抚恤金?
法律分析:民政部、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发放办法的通知》规定,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退休)人员死亡后,发给一次性抚恤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五七工人死后,五七工老人死后丧葬费是多少?
有的。丧葬费是指用于职工因工死亡或因工残废退职后死亡时丧葬事宜的一次性费用。由原工作单位支付。国家有关劳动保险条例规定,其数额一般是该企业全部职工3个月的平均工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企业离休老干部去世后怎么计算丧葬费和抚恤金的?
退休老人只有在因病或者非因工导致死亡去世的,其遗属才可以领取丧葬费和抚恤金,如果是正常死亡的,不能领取。其遗属在固定的期限内携带户口本,死者身份证,医保两证一卡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五七工职工死亡后,存丧葬费是多少?
丧葬费是指用于职工因工死亡或因工残废退职后死亡时丧葬事宜的一次性费用。职工因工死亡的,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职工因为人身侵害死亡的,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退休职工死亡,丧葬费和抚恤金怎样计算
退休职工死亡后丧葬费的计算公式为丧葬费=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6个月。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是可以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企业克扣工资怎么办?
公司克扣工资,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方法维权:与用人单位协商;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到当地的劳动监察大队投诉;到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欠钱纠纷律师怎么收费
欠钱纠纷律师怎么收费
债务追讨 1335
工资包工作一个多月不拿工资怎么办?
工资几个月不发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结果不服的可以起诉。 《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判决抵押无效如何处理
判决抵押无效如何处理
抵押担保 1005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下载低至¥9.9/篇
律师解答动态
刚刚
张晨光律师
近期帮助 6653 人
暑假出来做暑假工,并于次月缴纳社保,请问我以后可以怎么退社保,且这对我以后上大学会有什么影响吗?
5分钟前
天习律所律师
近期帮助 45159 人
本人99年因经济犯罪被判11个月,现女儿刚高考完,请问填报志愿有哪些限制?
5分钟前
沈阳中盾所律师
近期帮助 26113 人
你好我妈跟继父离婚房子要过户到名下,继父也有子女,怎么样过户最保妥
14分钟前
桦仁律所律师
近期帮助 2981 人
朋友向我借钱给他,他说要拿钱给他女朋友打胎,他女朋友未成年我构成犯罪吗
30分钟前
阮兴军律师
近期帮助 12960 人
我给朋友贷款他现在不还了怎么办
35分钟前
阮兴军律师
近期帮助 12960 人
对方转账给我很多钱,但因为我是未成年人对方我是未成年人,对方账号被冻结6万块钱该怎么处理?
37分钟前
阮兴军律师
近期帮助 12960 人
交通肇事案件中,行为人造成本人重伤的,是否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为什么、
46分钟前
天习律所律师
近期帮助 45159 人
别人用我的照片发在快手上诋毁我辱骂我应该怎么办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