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子女的个人所得税怎么算

更新时间:2023-06-24 22:24:10
问题描述:
教育子女的个人所得税怎么算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找法网咨询顾问
    已帮助1655435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咨询我
    个人所得税中子女教育的扣除办法:纳税人的子女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按照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父母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也可以选择由双方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除,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法律依据:个人所得税中子女教育的扣除办法:纳税人的子女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按照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父母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也可以选择由双方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除,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法律依据: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第五条
    纳税人的子女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按照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第八条
    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接受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学历(学位)教育期间按照每月400元定额扣除。
    第十一条
    在一个纳税年度内,纳税人发生的与基本医保相关的医药费用支出,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指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累计超过15000元的部分,由纳税人在办理年度汇算清缴时,在80000元限额内据实扣除。
    2023-06-24 22:21:52
    点赞
  • 平台特邀律师推荐
    已帮助1052263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咨询我
    法律分析:个人所得税计算明细=(税前收入-5000元(起征点)-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法律依据:《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
    第五条 纳税人的子女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按照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学历教育包括义务教育(小学、初中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技工教育)、高等教育(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育)。
    年满3岁至小学入学前处于学前教育阶段的子女,按本条第一款规定执行。
    第八条 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接受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学历(学位)教育期间按照每月400元定额扣除。同一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扣除期限不能超过48个月。纳税人接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当年,按照3600元定额扣除。
    第十一条 在一个纳税年度内,纳税人发生的与基本医保相关的医药费用支出,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指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累计超过15000元的部分,由纳税人在办理年度汇算清缴时,在80000元限额内据实扣除。
    第十四条 纳税人本人或者配偶单独或者共同使用商业银行或者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者其配偶购买中国境内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在实际发生贷款利息的年度,按照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240个月。
    纳税人只能享受一次首套住房贷款的利息扣除。
    本办法所称首套住房贷款是指购买住房享受首套住房贷款利率的住房贷款。
    第十七条 纳税人在主要工作城市没有自有住房而发生的住房租金支出,可以按照以下标准定额扣除:
    (一)直辖市、省会(首府)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1500元;
    (二)除第一项所列城市以外,市辖区户籍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1100元;市辖区户籍人口不超过100万的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800元。
    纳税人的配偶在纳税人的主要工作城市有自有住房的,视同纳税人在主要工作城市有自有住房。
    市辖区户籍人口,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为准。
    第二十二条 纳税人赡养一位及以上被赡养人的赡养支出,统一按照以下标准定额扣除:
    (一)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二)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由其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
    可以由赡养人均摊或者约定分摊,也可以由被赡养人指定分摊。约定或者指定分摊的须签订书面分摊协议,指定分摊优先于约定分摊。具体分摊方式和额度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2023-06-24 22:22:10
    点赞
  •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推荐
    已帮助472756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咨询我
    个人所得税率是个人所得税税额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比例。个人所得税率是由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规定的,根据个人的收入计算。 缴纳个人所得税是收入达到缴纳标准的公民应尽的义务。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每月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每年6万元);首次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专项附加扣除。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属于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
    劳务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法律依据:《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四条: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第一款第二项、第四项、第六项所称每次,分别按照下列方法确定:
    (一)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属于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属于同一项目连续性收入的,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二)财产租赁所得,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以支付利息、股息、红利时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四)偶然所得,以每次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
    《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五条: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第一款第三项所称成本、费用,是指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各项直接支出和分配计入成本的间接费用以及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所称损失,是指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固定资产和存货的盘亏、毁损、报废损失,转让财产损失,坏账损失,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以及其他损失。
    取得经营所得的个人,没有综合所得的,计算其每一纳税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应当减除费用6万元、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以及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在办理汇算清缴时减除。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未提供完整、准确的纳税资料,不能正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应纳税所得额或者应纳税额。
    《个人所得税法》第三条: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四十五(税率表附后)。
    二、劳务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和其它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2023-06-24 22:24:10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个人所得税计算怎么算
个人所得税计算怎么算
个人所得税 903
个人所得税教育子女扣税应有哪些规定?
根据查询相关资料显示:能。个人所得税扣减条件: 1、子女年满3周岁至小学入学前处于学前教育阶段。学历教育包括义务教育(小学、初中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中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个人所得税子女教育,还有老人怎么算151
个税会根据申报人赡养老人,学习,按揭贷款进行中的费用中,扣除这些费用的。 小孩子教育按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标准扣除,老年人按最高2000元标准扣除。 参考法律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个人所得税子女教育,以及老年人如何计算151
个人所得税填写子女信息需要准备子女、配偶身份证号码以及子女的教育信息,填写完毕设置扣除比例,子女教育个税所得税的专项扣除标准是每月1000元/每个子女。法律依据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律师解答动态
刚刚
四川世律律所律师
近期帮助 37029 人
我家祖坟被村霸挖了他不承认怎么办
19分钟前
吴中律师
近期帮助 50837 人
被影视app诈骗,这个合法吗?我并没有签定任何合约
26分钟前
吴中律师
近期帮助 50837 人
离职后没有拿到钱,能直接诉讼吗
27分钟前
吴中律师
近期帮助 50837 人
我没有京东天津津连续7,8两月扣费我没有和他们签约一
29分钟前
吴中律师
近期帮助 50837 人
半夜两点多扣的钱,打售后也不接
33分钟前
江苏王牌律所律师
近期帮助 22740 人
网上买烟被骗520
43分钟前
李翠英律师
近期帮助 92231 人
我被人民间借贷起诉了,现在执保,已经跟原告沟通协商了还款事项。怎么才能不被执保
43分钟前
李翠英律师
近期帮助 92231 人
拖欠工资打12345投诉多久才能拿到工资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