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税漏税是否会追究刑事责任

更新时间:2023-07-09 09:08:12
问题描述:
偷税漏税是否会追究刑事责任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官方
    已帮助166890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咨询我
    偷税漏税,数额在五万元以上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百分之十以上,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不补缴应纳税款、不缴纳滞纳金或不接受行政处罚的;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又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五万元以上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百分之十以上等情形,可以追究刑事责任。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零一条
    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2023-07-09 09:06:28
    点赞
  • 找法网咨询顾问
    已帮助1904573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咨询我
    法律分析:偷税漏税并非不追究刑事责任,只是刑法修正案将偷税漏税罪修改为逃税罪,摒弃了偷税罪这一概念。用逃避缴纳税款取代偷税,并将逃避缴纳税款的行为规定为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此概括性描述显然比旧的规定更宽泛,更具有口袋性质,将更有利于对犯罪行为的认定。
    对于逃税行为是违法的行为,仍然会追究刑事责任的,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 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所以偷税漏税并非不追究刑事责任,而是以逃税的行为对于情节严重的仍然追究刑事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 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
    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2023-07-09 09:06:49
    点赞
  • 平台特邀律师推荐
    已帮助610782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咨询我
    法律分析:偷税漏税触犯刑法
    偷税,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偷税行为处以罚款,是行政处罚。是否追究刑事责任,主要依据偷税数额的大小和占同期应纳税额的比率,这是偷税是否构成犯罪的主要标准。
    凡是构成犯罪的偷税行为,除了让偷税者承担行政法律责任,还要依法追究其刑事法律责任。
    漏税,所承担的法律责任较轻纳税人除限期追补漏缴税款外,还可处以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5倍以下的罚款,承担行政法律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零一条 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第二百零三条 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致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欠缴的税款,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十万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欠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欠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2023-07-09 09:08:12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偷税漏税是否要坐牢
偷税漏税是否要坐牢
偷税罪 13750
偷税漏税是否会遭到国税的处罚
会。偷税漏税处理:1.自查发现后及时补缴税款和滞纳金,避免进一步法律后果;2.如接到税务机关通知,应积极配合调查,按照要求补缴税款和滞纳金;3.面临法律处罚时,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偷税漏税后补交税款是否还追究刑事责任
偷税漏税后,应尽快补缴税款。具体操作:1.接到税务机关通知后,立即核算应补税款金额。2.按规定时间补缴税款及滞纳金。3.主动接受并履行行政处罚决定。4.保留相关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在我国偷税漏税达到多少要坐牢
偷税漏税可能坐牢。如税款数额小,补缴后可免刑罚。数额大或占应纳税额比例高,则可能处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具体处理方式需根据案情和法律规定综合判断。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关于偷税漏税是否会导致坐牢的探讨
偷税漏税常见处理方式包括补缴税款、接受行政处罚和承担刑事责任。具体选择哪种方式需根据实际情况判断,如金额大小、行为性质等。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律师,以确定最合适的处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工厂偷税漏税员工不签合同会坐牢吗?
公司偷税漏税员工会不会一起处罚需要分情况,如果是属于企业行为,主要是单位犯罪,一般不会有牵连员工,除非实施了帮助行为或者明知。财务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取决于公司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偷税漏税不用坐牢的吗,有哪些相关规定
1. 行为人偷税漏税,达到一定数额的,原则上应负刑事责任。但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并缴纳滞纳金,且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需注意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偷税漏税补齐就不用坐牢了吗
偷税是否会坐牢要视实际情况而定。一般来说,如果纳税人以欺骗、隐瞒的方式申报虚假纳税或者不申报,逃避纳税金额大,占应纳税金额的10%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明星偷税漏税会坐牢吗,法律上该如何规定
明星偷税漏税的危害在于,它不仅影响国家的税收秩序,还破坏了社会的公平原则。税收是国家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维持国家运转和提供公共服务的基础。明星作为公众人物,更应该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偷税漏税28万坐牢要多久,偷税漏税28万量刑标准是什么
需要结合全案证据分析是否构成犯罪、如何量刑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偷税漏税12万坐牢几年,偷税漏税12万处罚措施是什么
法律分析:根据犯罪情节由法院定罪量刑。偷税漏税并不一定会被判刑,具体是否判刑还需要根据偷税漏税的具体税种来确定。对于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律师解答动态
3分钟前
广东天习律师
近期帮助 187124 人
艾滋病患者夫妻,可以领养小孩?吗?
5分钟前
广东天习律师
近期帮助 187124 人
轻微犯罪记录封存怎么办嘞?
6分钟前
刘同发律师
近期帮助 172524 人
一个人让我登录他自己的账号买买药材盈利后,再提现卡里面,我怀疑是洗钱这个我要承担法律责任吗?
9分钟前
江苏王牌律所律师
近期帮助 20674 人
劳动合同没有用工单位名称有效么
9分钟前
江苏王牌律所律师
近期帮助 20674 人
考上教师编后,一个耳朵完全失聪,另一个听力正常,会被人因此在公示期举报而影响入职吗
16分钟前
陆燕律师
近期帮助 4907 人
教育机构不退费怎么办,说是两年后无岗退费现在不给退
16分钟前
李志娟律师
近期帮助 2184 人
你好,我想咨询病退来着
17分钟前
李志娟律师
近期帮助 2184 人
购买手机激活后不给七天无理由退款能申请吗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