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企业挪用公款罪立案标准

更新时间:2023-07-27 15:02:47
问题描述:
咨询企业挪用公款罪立案标准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官方
    已帮助735590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咨询我
    以挪用公款罪为例,刑事经济纠纷的立案标准为:
    1、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在5千元至1万元以上,进行非法活动的;
    2、挪用公款数额在1万元至3万元以上,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2023-07-27 15:00:53
    点赞
  • 平台特邀律师推荐
    已帮助1109611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咨询我
    法律分析: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立案标准如下:
    1、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在5千元至1万元以上,进行非法活动的;
    2、挪用公款数额在1万元至3万元以上,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的;
    3、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在1万元至3万元以上,超过3个月未还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第一条
    (二)挪用公款案
    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
    国有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和国有金融机构委派到非国有金融机构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或者客户资金的,以挪用公款罪追究刑事责任。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以挪用公款罪追究刑事责任。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在5千元至1万元以上,进行非法活动的;
    2.挪用公款数额在1万元至3万元以上,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的;
    3.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在1万元至3万元以上,超过3个月未还的。
    各省级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在上述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并报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既包括挪用者本人使用,也包括给他人使用。
    多次挪用公款不还的,挪用公款数额累计计算;多次挪用公款并以后次挪用的公款归还前次挪用的公款,挪用公款数额以案发时未还的数额认定。挪用公款给其他个人使用的案件,使用人与挪用人共谋,指使或者参与策划取得挪用款的,对使用人以挪用公款罪的共犯追究刑事责任。
    2023-07-27 15:01:16
    点赞
  • 找法网咨询顾问
    已帮助290791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咨询我
    公安机关对于挪用公款罪相关案件进行刑事立案的标准的相关规定包括: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在5千元至1万元以上,进行非法活动的;挪用公款数额在一万元至3万元以上,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的;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在一万元至3万元以上,超过3个月未还的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2023-07-27 15:02:47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挪用公款多少钱够立案
挪用公款多少钱够立案
挪用公款罪 16451
多少钱够盗窃立案
针对盗窃案,其立案标准通常与被盗财物的价值相关,一般以一千元为起点。一旦金额达到立案标准,建议及时报警并保留现场证据。警方将会介入调查,根据盗窃的金额和情节的严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挪用公款一万,报警会立案
你好,建议及时向警方报案处理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合伙人挪用公款多少立案
对于挪用公款的行为,处理方式会因涉案金额及用途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如果挪用的金额较小并且能够及时归还,可能获得从轻处理;相反,如果挪用的金额巨大或者用于非法活动,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挪用公款达二十万,量刑多少方为公正
挪用公款罪量刑需综合考量。若数额较大且及时归还,可能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若情节严重或数额巨大,量刑将更重。同时,挪用特定款物如救灾款等,将从重处罚。具体量刑需根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挪用公款罪立案新标准是什么
挪用公款罪的处理方式因具体情况而异:一是挪用的公款用于非法活动的数额达到五千至一万元以上,应立即停止并归还公款,积极配合内部调查;二是挪用的公款用于营利活动数额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挪用公款罪立案金额标准是多少
挪用公款罪的立案标准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是非法活动挪用,数额达到五千至一万元即可立案;如果是营利活动挪用,数额则需达到二至三万元以上才会被立案追诉。对于超过三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工厂挪用公款罪立案标准是多少
挪用公款处理方式有差异: 1. 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金额达5千至1万,将立案处理。 2. 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金额2万至3万以上,同样立案。 3. 挪用公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挪用公款罪追诉标准是多少
挪用公款罪的追诉门槛因不同情况而异。对于非法活动挪用的公款,数额达到五千至一万元即可立案追诉;对于营利活动挪用的公款,数额需达到二至三万元以上;如果挪用公款超过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挪用公款多少可以立案?
挪用公款的处理方式因具体情况而异。对于小额或初犯,可以通过内部制度进行纠正,如采取警告、罚款或追回公款等措施;对于有明确的挪用事实和证据的情况,可以向法院提起民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挪用公款一万,报警会立案
你好,建议及时向警方报案处理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律师解答动态
1分钟前
吴亮律师
近期帮助 289068 人
请问这算是误诊我已向卫健委投诉他们给出的建议是做医学会医疗损害鉴定,咨询一下专业人员的建议请问我应该
3分钟前
吴亮律师
近期帮助 289068 人
我想咨询一下二类工业用地调三类用地用什么手续
5分钟前
王强律师
近期帮助 65138 人
诊所误诊当误了最佳溶栓时间导致脑梗死
6分钟前
吴亮律师
近期帮助 289068 人
患有慢性病的人如何申请低保
7分钟前
吴亮律师
近期帮助 289068 人
前方电动车在机动车上行驶,后方来汽车,别我车辆致使我摔倒骨折,请问一下责任的问题
10分钟前
吴亮律师
近期帮助 289068 人
就是私人借款然后签了合同他发视频显示钱也打过来了然后说是要去淘宝买激活卡才能够使用怎么办
10分钟前
吴亮律师
近期帮助 289068 人
进行兵役登记不小心报名了怎么办
11分钟前
吴亮律师
近期帮助 289068 人
村里向村民所要银行卡和身份证一般是要做什么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