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动关系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1、劳动关系建立起来的方法如下:
(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2)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3)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七条
【劳动关系的建立】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
第十条
【订立书面劳动
合同】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二、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的区别是什么
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的区别如下:
1、主体不同。劳动关系的主体特定为职工与用人单位,并要求具备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劳务关系的主体在法律上仅要求具有普通民事主体资格,而不要求具有劳动者资格或用工资格;
2、关系的性质不同。劳动关系的当事人之间存在管理与被管理的隶属关系,劳动者除提供劳动外,还要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服从其安排,遵守其规章制度。
而劳务关系属普通民事关系,只存在财产关系,双方当事人之间无特殊身份关系,双方当事人之间不存在管理与被管理的隶属关系,当事人关系的性质不同,是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本质区别;
3、劳动主体的待遇不同。
劳动关系中劳动者的待遇除了劳动报酬外,还包括社会保险、福利等待遇。而劳务关系中劳动者只有劳动报酬,不涉及社会保险;
4、适用的法律不同。劳动关系适用劳动法,而劳务关系适用普通民事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