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交通事故交警队可以够扣留车辆多久

更新时间:2023-08-11 00:23:53
问题描述:
发生交通事故交警队可以够扣留车辆多久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平台特邀律师推荐
    已帮助1837352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咨询我
    发生交通事故交警队扣能扣留车辆35天左右。根据规定,因收集证据的需要,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扣留事故车辆,自检验报告、鉴定意见确定之日起五日内,交通管理部门应当通知当事人领取扣留的事故车辆。鉴定的时间一般在三十日内,超过三十日的,应当报经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但最长不得超过六十日。法律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三十九条
    因收集证据的需要,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扣留事故车辆,并开具行政强制措施凭证。扣留的车辆应当妥善保管。
    第五十八条
    自检验报告、鉴定意见确定之日起五日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通知当事人领取扣留的事故车辆。
    因扣留车辆发生的费用由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承担,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通知当事人领取,当事人逾期未领取产生的停车费用由当事人自行承担。
    经通知当事人三十日后不领取的车辆,经公告三个月仍不领取的,对扣留的车辆依法处理。
    2023-08-11 00:21:45
    点赞
  • 找法网咨询顾问
    已帮助1340280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咨询我
    一、交通事故肇事车辆要扣留到什么时候
    1、交通事故肇事车辆要扣留到什么时候并不一定,但一般不会超过60天。交通事故肇事车辆扣留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六十日。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与检验、鉴定机构约定检验、鉴定完成的期限,约定的期限不得超过二十日。超过二十日的,应当报经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但最长不得超过六十日。
    2、法律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第三十八条
    因调查需要,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组织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证人对肇事嫌疑人、嫌疑车辆等进行辨认。
    辨认应当在交通警察的主持下进行。主持辨认的交通警察不得少于二人。多名辨认人对同一辨认对象进行辨认时,应当由辨认人个别进行。
    辨认时,应当将辨认对象混杂在特征相类似的其他对象中,不得给辨认人任何暗示。辨认肇事嫌疑人时,被辨认的人数不得少于七人;对肇事嫌疑人照片进行辨认的,不得少于十人的照片。辨认嫌疑车辆时,同类车辆不得少于五辆;对肇事嫌疑车辆照片进行辨认时,不得少于十辆的照片。
    对尸体等特定辨认对象进行辨认,或者辨认人能够准确描述肇事嫌疑人、嫌疑车辆独有特征的,不受数量的限制。
    对肇事嫌疑人的辨认,辨认人不愿意公开进行时,可以在不暴露辨认人的情况下进行,并应当为其保守秘密。
    对辨认经过和结果,应当制作辨认笔录,由交通警察、辨认人、见证人签名。必要时,应当对辨认过程进行录音或者录像。
    二、交通肇事致人重伤是否要追究刑事责任
    交通肇事致人重伤是否有刑事责任视情况而定:
    1、 因交通事故致一人死亡的,在肇事者负事故的主要或全部责任的情况下,或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情况下,肇事者才构成交通肇事罪,应追究刑事责任;
    2、 如果不符合上述情形,虽然致人死亡的,但不构成犯罪,不负刑事责任。
    2023-08-11 00:21:58
    点赞
  • 交通事故律师团队推荐
    已帮助907467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咨询我

    一、发生交通事故交警能扣车多久?
    通常情况下是28天,扣车期限一般为“自现场调查起,三天内委托,二十天出检验、鉴定结论,再加上五天内通知当事人领取事故车辆,即28天”,特殊情况,经过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的,扣车期限可以延长至68天。
    法律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因收集证据的需要,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扣留事故车辆及机动车行驶证,并开具行政强制措施凭证。扣留的车辆及机动车行驶证应当妥善保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不得扣留事故车辆所载货物。对所载货物在核实重量、体积及货物损失后,通知机动车驾驶人或者货物所有人自行处理。
    二、交通事故后交警何时扣留车辆?
    交通肇事后,交警可以扣留车辆的情形有:
    (1)未悬挂机动车号牌,未放置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或者未携带行驶证、驾驶证的;
    (2)具有使用伪造、变造或者其他车辆的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嫌疑的;
    (3)未按照规定投保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
    (4)公路客运车辆或者货运机动车超载的;
    (5)具有被盗抢嫌疑的;
    (6)属于拼装或者已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的;
    (7)非机动车驾驶人拒绝接受罚款处罚的。
    三、交通事故有哪些处理流程?
    1、交通部门现场勘查。交警部门对现场勘查记录经复核无误后应要求当事人或见证人在现场图上签名。为检验需要,可以扣留肇事车辆和当事人相关证件。
    2、交通部门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交警部门经过调查后,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3、交通部门组织赔偿调解。在确认伤者治疗终结或确定损害结果后,如果事故当事人同意进行赔偿调解,交警部门可以组织调解。调解次数一般不超过2次。调解不成,填写《调解终结书》,告知当事人在法定时效期间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不申请调解,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4、向人民法院起诉。委托律师或者自行向人民法院起诉,一般在事故发生地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法庭审理过程中,各方可以在法院主持下调解,达成调解协议。调解不成的,由法院依法判决。
    5、申请强制执行。如果判决的履行义务人没有在判决或调解确定的期限内履行赔偿义务的,原告方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由法院执行局向赔偿义务人强制履行赔偿义务。
    极其轻微的交通事故交警部门不会随便扣车的,如果扣车的话,可能是车辆没有买保险或者没有悬挂机动车号牌,以及需要对机动车的行驶速度进行检验的,不同的交通事故中,扣车的时间也不能一概而论。
    2023-08-11 00:23:53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交通事故扣车后多久可以拿出来
交通事故后交警扣车有时间限制,交通事故交警扣车期限为自检验报告、鉴定意见确定之日起五日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通知当事人领取扣留的事故车辆,因扣留车辆发生的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交通事故车辆扣留后多久可以取车
交通事故后交警扣车有时间限制,交通事故交警扣车期限为自检验报告、鉴定意见确定之日起五日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通知当事人领取扣留的事故车辆,因扣留车辆发生的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出现交通事故交警需要调查但把车辆扣留了需要多久才能把车开出来
交通事故涉事车辆一般需要扣押的时间是三十日。交通警察因收集证据的需要,可以扣留事故车辆,5日内应当委托相关鉴定机构,鉴定机构应当在20日内完成鉴定,经批准还可以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交通事故扣留的车辆多久可以领取
取回时间最长不超过六十日。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后,交管部门会扣留车辆,扣车的目的是进行车辆检验,检验完毕,如果对方没有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就可以取回。<br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律师解答动态
14秒前
吴亮律师
近期帮助 300007 人
女朋友找工作在同城小程序上发了一个帖子说想找工作,说“给你钱可以日你吗”这算不算性骚扰
25秒前
阮兴军律师
近期帮助 30906 人
离婚后孩子大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现在国家补贴政策打到土地确权人名下,我想把经营权改我他不承认当时约定
1分钟前
刘威龙律师
近期帮助 9670 人
单位欠医保费没交怎么办
2分钟前
倪倩律师
近期帮助 10783 人
我2010年2月来企业上班,当时工资低,3个孩子,也就没缴納社保,但社保还不满15年,能否补缴?
4分钟前
阮兴军律师
近期帮助 30906 人
男方盲目投资负债,有共同担保债务,其经营的店铺在正常运营有收益,现在男方提出离婚,我如何保障个人权益
8分钟前
江苏王牌律所律师
近期帮助 20450 人
我姐和我姐夫因为第三者导致离婚,请问第三者是否负责任
9分钟前
广东天磊律所律师
近期帮助 31389 人
入职将满10年,职位项目经理,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公司想优化裁员,要如何保证权益
12分钟前
吴亮律师
近期帮助 300007 人
举报综合执法局工作人员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