谎报瞒报事故的处罚,如何确定

更新时间:2023-08-11 17:54:18
问题描述:
谎报瞒报事故的处罚,如何确定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平台特邀律师推荐
    已帮助961455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咨询我
    根据刑法规定谎报安全事故罪既遂会这样判决: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此罪的主体应为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法律依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条之一
    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3-08-11 17:52:02
    点赞
  •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官方
    已帮助1512438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咨询我
    不报或谎报安全事故的处罚有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或者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导致事故后果扩大,增加死亡一人以上,或者增加重伤三人以上,或者增加直接经济损失一百万元以上的等,加重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条之一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条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条之一
    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3-08-11 17:52:20
    点赞
  • 交通事故律师团队推荐
    已帮助217346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咨询我
    行为人若有瞒报安全生产事故的行为,是会被判刑处罚的,其行为可能构成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刑法》规定,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条之一
    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3-08-11 17:54:18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谎报安全事故罪如何量刑处罚?
谎报安全事故罪的量刑处罚为:犯此罪,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罪的犯罪主体为特殊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笔录撒谎怎么处罚
笔录撒谎怎么处罚
刑事辩护 6390
谎报安全事故会如何处罚
谎报安全事故罪的判罚标准: 1、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属于情节特别严重情形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在安全事故发生后,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律师解答动态
31秒前
李卓恒律师
近期帮助 3457 人
公司漏签合同,工可以以此为由提出辞职吗
1分钟前
李卓恒律师
近期帮助 3457 人
破坏婚烟问题
37分钟前
广东天习律师
近期帮助 186146 人
我领取失业金的社保卡账户被法院冻结,请问怎么办?
2小时前
吴亮律师
近期帮助 296085 人
车架报废了,责任对半,最后残值归谁
2小时前
吴亮律师
近期帮助 296085 人
我的微信支付被永久封禁
2小时前
吴亮律师
近期帮助 296085 人
我的微信被骗了怎么办
2小时前
吴亮律师
近期帮助 296085 人
请问限价商品房由谁告知购买人
2小时前
广东天习律师
近期帮助 186146 人
银行卡被保护性止付后,是否会在15-18天自动解除?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