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造谣罪如何认定,法律上是如何规定的

更新时间:2023-08-13 13:30:19
问题描述:
网络造谣罪如何认定,法律上是如何规定的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平台特邀律师推荐
    已帮助1801984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咨询我
    法律没有关于网络造谣罪的规定,但是网络造谣的行为可能构成侮辱罪诽谤罪,符合下列要件的,可认定构成侮辱罪或诽谤罪:主体是一般主体;侵害的客体是他人的名誉;主观方面是故意;客观方面是实施了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行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3-08-13 13:27:47
    点赞
  • 人格尊严律师团队推荐
    已帮助1707597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咨询我
    法律分析:以下就是网络造谣诽谤罪的认定标准: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情节严重”:(一)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三)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此外,一年内多次实施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行为未经处理,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转发次数累计计算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定罪处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3-08-13 13:28:04
    点赞
  •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官方
    已帮助1085214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咨询我


    您好!网络造谣可能涉及行政处罚、民事责任及刑事责任。网络造谣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等规定给予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如果造谣侵犯了他人的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人格权,则要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根据《刑法》相关规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具体为您分析如下:
    一、网络谣言的行政处罚
    如果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或者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尚不构成犯罪的,要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等规定给予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
    法律依据: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5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网络谣言的民事责任
    如果散布谣言侵犯了他人的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人格权,依据我国《民法典》相关规定,要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的责任。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九百九十五条 “人格权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权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的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七条 “行为人发表的文学、艺术作品以真人真事或者特定人为描述对象,含有侮辱、诽谤内容,侵害他人名誉权的,受害人有权依法请求该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
    行为人发表的文学、艺术作品不以特定人为描述对象,仅其中的情节与该特定人的情况相似的,不承担民事责任。”
    《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八条 “民事主体有证据证明报刊、网络等媒体报道的内容失实,侵害其名誉权的,有权请求该媒体及时采取更正或者删除等必要措施。”
    《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九条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二)排除妨碍;(三)消除危险;(四)返还财产;(五)恢复原状;(六)修理、重作、更换;(七)继续履行;(八)赔偿损失;(九)支付违约金;(十)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十一)赔礼道歉。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
    三、网络造谣罪的刑事责任
    如果网络造谣严重影响社会秩序,构成犯罪的,根据《刑法》相关规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具体为您分析如下: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四、发帖造谣被转发超多少次可判刑
    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司法解释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 “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一是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二是将信息网络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内容篡改为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此外,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情节恶劣的,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论。
    与此同时,司法解释还明确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行为的入罪标准,即“情节严重”的认定问题。昨日公布的司法解释明确,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一是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二是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三是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四是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2023-08-13 13:30:19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网络造谣触犯什么法律
网络造谣触犯什么法律
责任主体的特殊规定 1690
法院如何认定诽谤罪行罪名
诽谤罪的认定涉及自诉和公诉两种途径。若情况复杂,被害人需自行收集证据并提起自诉;若诽谤行为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公安机关将介入调查并提起公诉。法院在判断时会严格依据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如何认定网络诽谤罪
如何认定网络诽谤罪
名誉毁谤 703
如何认定造谣诽谤罪行为
造谣诽谤行为涉及捏造虚假事实并散布,损害他人名誉。如果是自诉案件,当事人需自行举证并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影响恶劣,公安机关可能会介入调查,由检察院提起公诉,最终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如何认定造谣诽谤罪呢
造谣诽谤行为涉及捏造虚假事实并进行散布,对特定个人的名誉造成损害。自诉人需自行举证并向法院提起诉讼。若情节严重,公安机关可能会介入调查,由检察院提起公诉,最终由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如何认定为诽谤罪行为
构成诽谤罪需满足法律规定的四要件。在处理此类案件时,自诉需被害人充分举证并提起诉讼。若诽谤行为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公安机关亦可立案侦查。确保处理过程中证据充分,以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诽谤罪捏造部分如何认定
对于诽谤罪的捏造部分,需要满足故意捏造并散布虚假事实的行为,这些虚假事实必须足以贬损他人名誉且情节严重。在认定和处理过程中,需要遵循法律程序,满足特定的四要素要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诽谤罪情节严重的如何认定
针对诽谤罪情节严重的情况,如果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将由检察院提起公诉;而对于一般情形,则由被害人自行提起自诉,并需要自行承担举证责任。在判断情节是否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微信传播诽谤罪如何认定
确认微信诽谤罪需满足四个要件: 1. 主体为一般主体; 2. 主观上必须表现为故意; 3. 客体为被害人的名誉权; 4. 客观上需实施捏造并散布虚构事实的行为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网络造谣行为的法律规定及其影响
处理网络造谣罪的方式因具体情况而异: 1. 对于轻微的造谣行为,您可以向网络平台投诉,请求其删除相关谣言信息; 2. 如果网络造谣行为导致了您个人名誉的损害,并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造谣诽谤罪法律规定是什么
造谣诽谤罪的处理因具体情况而异。对于轻微的诽谤行为,通常可以通过民事途径解决,如要求道歉、消除影响。而对于严重的诽谤行为,触犯刑法相关条款,需承担刑事责任,可能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如何才构成网络诽谤罪
构成网络诽谤罪需满足:1. 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事实;2. 侵犯他人人格尊严和名誉权;3. 情节严重。处理方式包括报案和自诉,报案需向公安机关提供证据,自诉则需向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律师解答动态
刚刚
吴余茹律师
近期帮助 15295 人
巴中高空坠物砸死顺丰快递员的案件,造事者最多可判多少年
12秒前
广东天磊律所律师
近期帮助 31244 人
中介介绍进厂但是干不到约定日期提前离职了中介扣84个小时的钱合法吗
40秒前
徐新科律师
近期帮助 14029 人
网贷逾期会影响生源地助学贷款贷款的审批吗?
1分钟前
广东天磊律所律师
近期帮助 31244 人
我在金启点教育报名了社工无忧班,他们报名时的承诺是三个条件满足一项就可以退费,不过我这里有他的承诺截
1分钟前
国晖武汉分所律师
近期帮助 74363 人
问个问题还要收钱,算了不问了退出,都是为了转钱也鲜决不了实际问题
2分钟前
广东天磊律所律师
近期帮助 31244 人
你好,我七月二号就和领导提出离职,但是一个月快完了还是没有写任何离职申请,没有书面表达离职,还做数吗
2分钟前
刘畅律师
近期帮助 1763 人
私下给他付款,付过后他在微信上投诉我付款错误,这样会对我微信造成什么影响吗
4分钟前
张洁律师
近期帮助 37617 人
美团专送签来合同没有注册骑手需要赔违约金嘛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