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配偶父母在外地我可以享受探亲假吗

更新时间:2023-08-21 10:04:53
问题描述:
我配偶父母在外地我可以享受探亲假吗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官方
    已帮助725978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咨询我
    法律分析:探亲假,是指职工享有保留工作岗位和工资而同分居两地,又不能在公休日团聚的配偶或父母团聚的假期。享受探亲假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主体条件,只有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职工才可以享受探亲假待遇。
    (2)时间条件。工作满一年。
    (3)事由条件。一是与配偶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享受探望配偶的待遇;二是与父亲、母亲都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享受探望父母的待遇。“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是指不能利用公休假日在家居住一夜和休息半个白天。职工与父亲或与母亲一方能够在公休假日团聚的,不能享受本规定探望父母的待遇。需要指出的是,探亲假不包括探望岳父母、公婆和兄弟姐妹。新婚后与配偶分居两地的从第二年开始享受探亲假。此外,学徒、见习生、实习生在学习、见习、实习期间不能享受探亲假。法律依据:《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 第二条 凡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工作满一年的固定职工,与配偶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享受本规定探望配偶的待遇;与父亲、母亲都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享受本规定探望父母待遇。但是,职工与父亲或与母亲一方能够在公休假日团聚的,不能享受本规定探望父母的待遇。
    2023-08-21 10:04:02
    点赞
  • 平台特邀律师推荐
    已帮助517630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咨询我
    享受探亲假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主体条件,只有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职工才可以享受探亲假待遇。
    2、时间条件。工作满一年。
    3、事由条件。
    一是与配偶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享受探望配偶的待遇;
    二是与父亲、母亲都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享受探望父母的待遇。
    父母团聚的时间,职工探望配偶的,每年给予一方探亲假一次,假期为30天;未婚职工探望父母,原则上每年给假一次,假期为20天;如果因为工作需要,本单位当年不能给予假期,或者职工自愿两年探亲一次,可以两年给假一次,假期为45天;已婚职工探望父母的,每4年给假一次,假期为20天。职工探望配偶和未婚职工探望父母的往返路费,由所在单位负担。 因此,劳动者只要符合上述条件向单位申请休探亲假,单位和企业应当允许。法律依据:《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
    第二条 凡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工作满一年的固定职工,与配偶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享受本规定探望配偶的待遇;与父亲、母亲都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享受本规定探望父母待遇。但是,职工与父亲或与母亲一方能够在公休假日团聚的,不能享受本规定探望父母的待遇。
    第三条 职工探亲假期:
    (一)职工探望配偶的,每年给予一方探亲假一次,假期为30天。
    (二)未婚职工探望父母,原则上每年给假一次,假期为20天,如果因为工作需要,本单位当年不能给予假期,或者职工自愿两年探亲一次,可以两年给假一次,假期为45天。
    (三)已婚职工探望父母的,每4年给假一次,假期为20天。
    探亲假期是指职工与配偶、父、母团聚的时间,另外,根据实际需要给予路程假。上述假期均包括公休假日和法定节日在内。
    第五条 职工在规定的探亲假期和路程假期内,按照本人的标准工资发给工资。
    第六条 职工探望配偶和未婚职工探望父母的往返路费,由所在单位负担。已婚职工探望父母的往返路费,在本人月标准工资30%以内的,由本人自理,超过部分由所在单位负担。
    2023-08-21 10:04:16
    点赞
  •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推荐
    已帮助1642542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父母在外地是否有探亲假,具体由公司的规定来定。我国相关的法律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家属在外地有多少天的探亲假期,但在《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第3条规定中,探亲假期可分为以下情况:1、探望配偶,每年给予一方探亲假一次,30天;2、未婚员工探望父母,每年给假一次,20天,也可根据实际情况,2年给假一次,有45天;3、已婚员工探望父母,每4年给假一次,有20天。探亲假期是指职工与配偶、父、母团聚的时间,根据实际需要给予路程假。以上假期都包括公休假日和法定节日在内;4、凡实行休假制度的职工,应该在休假期间探亲。法律依据:《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第三条 职工探亲假期:1、职工探望配偶的,每年给予一方探亲假一次,假期为三十天;2、未婚职工探望父母,原则上每年给假一次,假期为二十天。如果因为工作需要,本单位当年不能给予假期,或者职工自愿两年探亲一次的,可以两年给假一次,假期为四十五天;3、已婚职工探望父母的,每四年给假一次,假期为二十天。
    2023-08-21 10:04:53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国家规定探亲假多少天
国家规定探亲假多少天
结婚登记 18185
探亲假解读
探亲假解读
休假 19702
快退休了,想享受2个月的探亲假,但父母已去世,姨(养母)还在,我能休探亲假吗?
探亲假是父母配偶没有在身边长期不能见面的情况可以休的假期。凡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工作满一年的固定职工,与配偶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家是河南的新乡的,在邢台上班,可以请探亲假吗
探亲假的条件:只有工作满一年的,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职工与配偶和父母不住在一起,才可以享受探望配偶以及父母的待遇。<br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我在外地工作离父母1百多公里可以享受探亲假吗?
探亲假的规定:与父母或配偶分居两地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每年享有的与父母或配偶团聚的假期。探望配偶拥有40天的假期,探望父母有20天的假期,假期均包括公休假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两地分居,丈夫偶尔能回来,我能享受探亲假吗?
您好,探亲假的排除适用:虽然符合探亲假的条件,但是存在以下三种情形的,不享受当年的探亲假 1)实行休假制度的职工(例如学校的教职工享受寒暑假),如果休假天数多于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结婚后,公婆在外地,能享受探亲假吗
探亲假的规定:与父母或配偶分居两地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每年享有的与父母或配偶团聚的假期。探望配偶拥有40天的假期,探望父母有20天的假期,假期均包括公休假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我在天XX工作,我父母在XX生活,我还能享受探亲假吗?
享受探亲假要符合的条件:<br/> (一)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工作满一年的固定职工;<br/> (二)与配偶不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郑州劳动律师费?
劳动纠纷的律师费标准的规定:如果有政府指导价的,则按照该价格来收费;如果没有政府指导价的,则律师事务所与委托人可以根据该纠纷耗费的工作时间、法律事务的难易程度、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员工入职不到一年最多能请多少天病假?
法律分析:劳动法没有规定职工一年可以请多少天病假,职工可以请病假的时间由病情确定。法律依据:《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 第三条 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律师解答动态
1小时前
桦仁律所律师
近期帮助 2522 人
占用了私人土地,用作葬坟墓,想和土地的使用者签协议书
2小时前
桦仁律所律师
近期帮助 2522 人
付款然后没发货
3小时前
桦仁律所律师
近期帮助 2522 人
我想问一下犯人在看守所还没有被判刑。我是他女朋友。我可以给他写信吗?怎样才能寄给他?需要哪些步骤?
3小时前
李朝律师
近期帮助 497 人
医疗纠纷胜算率有多少
3小时前
陈世炫律师
近期帮助 25713 人
13岁男生在微信上给13岁女生发十一条两个小男孩不打码裸照属不属于网络骚扰
今天 00:13
陈世炫律师
近期帮助 25713 人
合伙生意,只出资后打了借条,如何写起诉状
今天 00:04
何江律师
近期帮助 35662 人
被章鱼花呗借钱软件以短信诱导注册并强制下款1500怎么办。
今天 00:04
天习律所律师
近期帮助 43216 人
你好奖励合同生效m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