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合大病有二次报销吗?

更新时间:2023-08-24 17:54:05
问题描述:
新农合大病有二次报销吗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找法网咨询顾问
    已帮助157841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咨询我
    新农合大病二次报销条件如下:
    1、参加了当年的新农合;
    2、当年新农合基金结余较多,地方上出台二次报效政策;
    3、医疗费用达到起付标准,起付标准以上个人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一般分等级报销;
    4、必须是一次性医疗费用达到起付线,多次医疗不能合为一次。
    根据法律依据:《辽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辽阳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
    第十七条
    基金的使用
    (一)补偿范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用于参合农民在各级定点医疗机构门诊、住院医药费的补偿。
    (二)补偿标准。对参合农民就医所发生的医药费实行分段、分类补偿,并设封顶线。
    1.门诊费。在乡级和县级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门诊费用补偿比例为:100元以下补偿15%,101元至200元补偿10%,201元以上补偿5%。
    2.住院费。对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住院费用补偿设起付线和封顶线。起付线为乡级定点医疗机构200元/次,县级定点医疗机构300元/次,县级以上定点医疗机构500元/次。
    《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第一条
    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是在基本医疗保障的基础上,对大病患者发生的高额医疗费用给予进一步保障的一项制度性安排,可进一步放大保障效用,是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拓展和延伸,是对基本医疗保障的有益补充。开展这项工作,是减轻人民群众大病医疗费用负担,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的迫切需要;是建立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推进全民医保制度建设的内在要求;是推动医保、医疗、医药互联互动,并促进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和质量的有效途径;是进一步体现互助共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2023-08-24 17:51:47
    点赞
  • 平台特邀律师推荐
    已帮助1524109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咨询我
    新农合大病二次报销的比例每个地区不一样。以北京市为例。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起付金额”以上、5万元(含)以内的费用,由大病保险资金报销50%;超过5万元的费用,由大病保险资金报销60%。法律依据:《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第一条
    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是在基本医疗保障的基础上,对大病患者发生的高额医疗费用给予进一步保障的一项制度性安排,可进一步放大保障效用,是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拓展和延伸,是对基本医疗保障的有益补充。开展这项工作,是减轻人民群众大病医疗费用负担,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的迫切需要;是建立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推进全民医保制度建设的内在要求;是推动医保、医疗、医药互联互动,并促进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和质量的有效途径;是进一步体现互助共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
    2023-08-24 17:52:09
    点赞
  •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官方
    已帮助93190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咨询我
    新农合大病能二次报销。大病保险覆盖所有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人群,因为大病发生的个人自付费用,超过一定额度,由大病保险报销50%以上。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是由政府从医保基金划拨资金,向商业保险机构购买大病保险,对参保人患大病、经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后需个人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给予“二次报销”。法律依据:《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第四条第三款第一项
    保障水平。以力争避免城乡居民发生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为目标,合理确定大病保险补偿政策,实际支付比例不低于50%;按医疗费用高低分段制定支付比例,原则上医疗费用越高支付比例越高。随着筹资、管理和保障水平的不断提高,逐步提高大病报销比例,最大限度地减轻个人医疗费用负担。
    2023-08-24 17:54:05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你好,新农合可以二次报销吗
是的。正常报销流程后还可报销第二次。1万块是第二次报销的起付线。剩下按50%报销。新农合只是基础保障。想要看得起病,还得自己去配齐保险。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大病二次报销,对吧?
法律分析:可以。如果是大病的话,提交相关资料后有二次报销的机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二条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大病医院报完之后,有没有二次报销?
大病住院有二次报销。二次报销是指城镇居民医保或新农合的居民,如果上年度就医有高额费用的,能够进行二次报销。一般情况下,二次报销由公民所在单位予以报销。法律依据: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农合二次报销有时间吗?
<p>   新农合二次报销的条件如下: </p> <p>    1、参加了当年的新农合。 </p>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大病医院报完后,到社区有二次报销吗?
大病住院有二次报销。二次报销是指城镇居民医保或新农合的居民,如果上年度就医有高额费用的,能够进行二次报销。一般情况下,二次报销由公民所在单位予以报销。法律依据: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新农合大病可以二次报销吗?
新农合大病能二次报销。大病保险覆盖所有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人群,因为大病发生的个人自付费用,超过一定额度,由大病保险报销50%以上。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是由政府从医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新农合报销六千。可以二次报销吗?
你好,医保报销的范围有住院治疗的医疗费用;急诊留观并转入住院治疗前7日内的医疗费用;符合城镇居民门诊特殊病种规定的医疗费用;符合规定的其他费用。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农合人死后出院有二次报销吗?
具体要问农合办的。。根据当地政策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成都地区办理补办结婚证所需遵循的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
补办结婚登记的手续有: 1、男女双方亲自到一方户籍所在地的民政局办理申请结婚登记; 2、提交双方当事人的户口簿、身份证、无配偶以及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欠钱纠纷律师怎么收费
欠钱纠纷律师怎么收费
债务追讨 1320
工厂企业交了5年社保被辞退,自己再交5年己55岁。还差5年社保能一次性?交吗?交吗?
公司不交社保,劳动者因此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成都地区特殊工种提前退休办理的规定及流程如何设定
法律分析:特殊工种提前退休办理: (一)凡要求按特殊工种提前退休人员,每月10日前向所在单位递交提前退休书面申请。 (二)所在单位或职工档案托管机构对个人提出的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成都常驻居民户口页补办应具备哪些条件
户口页丢了补办的方式:一般情况下,由户主携带户籍其他页,前往发证的户口登记机关申请补办。户口登记机关机关受理后,对户籍登记信息进行查询,确认属于已经登记入户的情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律师解答动态
刚刚
黄凯律师
近期帮助 1658 人
你好!双方打架,第三方被打,大概是构成轻微伤,索要五万赔偿,是否构成诈骗罪
刚刚
黄凯律师
近期帮助 1658 人
孩子被电动车撞了送到医院后报警,警察认定责任了,现在就赔偿双方意见不统一,警察还管不
1分钟前
魏刚律师
近期帮助 3881 人
朋友被异地便衣带走不知道在哪里
2分钟前
云南三德律所律师
近期帮助 7854 人
我在工厂骨折了那些人叫我签合同然后叫我回家养伤现在需要做手术能找他们要钱吗
3分钟前
陈凤律师
近期帮助 24271 人
请问我父亲跟我母亲是二婚,我父亲跟前妻生了一个女儿就是我姐姐我母亲现在已经去世了我姐姐我父亲抚养到1
4分钟前
李茂林律师
近期帮助 182 人
二审维持原判后去那投诉
5分钟前
云南三德律所律师
近期帮助 7854 人
我是做餐饮店的,然后转了一部分资金给他作为门店推广使用费,但是最后他没有使用在店里,人找不到了
7分钟前
刘金朝律师
近期帮助 1405 人
生产队队长怎么举报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