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可以出具工伤鉴定证明

更新时间:2023-08-27 15:26:04
问题描述:
哪里可以出具工伤鉴定证明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平台特邀律师推荐
    已帮助259146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咨询我
    工伤鉴定证明由劳动能力等级鉴定委员会出具。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可以延长30日。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五条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应当从其建立的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组提出鉴定意见。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作出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可以委托具备资格的医疗机构协助进行有关的诊断。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应当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
    2023-08-27 15:24:00
    点赞
  •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官方
    已帮助1868177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咨询我


    法律分析:工伤鉴定证明由劳动能力等级鉴定委员会出具。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可以延长30日。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条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职工治疗工伤应当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
    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等部门规定。
    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伙食补助费,以及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所需的交通、食宿费用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基金支付的具体标准由统筹地区人民政府规定。
    工伤职工治疗非工伤引发的疾病,不享受工伤医疗待遇,按照基本医疗保险办法处理。
    工伤职工到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进行工伤康复的费用,符合规定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第二十五条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应当从其建立的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组提出鉴定意见。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作出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可以委托具备资格的医疗机构协助进行有关的诊断。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应当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

    2023-08-27 15:24:11
    点赞
  • 找法网咨询顾问
    已帮助1011454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咨询我
    工伤鉴定证明由劳动能力等级鉴定委员会出具。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委员受理后会依法进行鉴定并作出鉴定结论。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五条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应当从其建立的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组提出鉴定意见。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作出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可以委托具备资格的医疗机构协助进行有关的诊断。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应当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
    2023-08-27 15:26:04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鉴定工伤一般在哪里做
鉴定工伤一般在哪里做
工伤鉴定机构 599
问一下工伤鉴定要去哪里评
你好,建议律所介入协助处理
全部2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工作证明哪里可以开
工作证明哪里可以开
劳动争议知识 8039
苏州工伤鉴定在哪里?
1. 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2.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我要开无工作证明,不知道去哪里开?
无工作证明常见的处理方式包括:1. 前往户籍所在地或居住地的社区服务中心,携带相关身份证明文件申请;2. 若社区无法开具,可咨询并前往当地劳动就业服务部门或人才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在哪里去鉴定工伤鉴定
申请工伤认定需要去工作地人社局申请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工伤鉴定报告在哪里查
查询工伤鉴定报告,可网上查询或咨询相关部门。网上查询需登录社保网站,注册后登录查询;咨询相关部门则需前往或致电当地社保部门或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供个人信息后查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工伤鉴定一般什么时候做
关于工伤鉴定的时间问题,一般来说,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一个月内提出鉴定申请。如果单位没有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申请,受伤员工或其家属应在一年内向相关部门提出工伤鉴定申请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十堰在哪里做工伤鉴定?
工伤鉴定找下列部门进行: 1.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具体地说,应当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 依规定应向省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南昌哪里做工伤鉴定的
法律分析: 1. 工伤鉴定,员工需要到市政服务中心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由委员会成员安排鉴定时间和鉴定机构地点。 2.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工伤鉴定结果出来了该去哪里了
申请工伤鉴定的程序如下: 1、向用人单位所在地或工伤事故发生地设区的市级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伤保险科申请; 2、提交相关材料; 3、工伤认定; 4、劳动能力鉴定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工伤鉴定一般要多久才可以做?
工伤鉴定通常在事故发生后的30天内进行,单位有责任在规定时间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如果单位未履行此职责,职工个人应在一年内主动向相关部门提出鉴定申请。为确保个人权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律师解答动态
28秒前
吴亮律师
近期帮助 271830 人
身份证丢失没挂失会影响新证的审核签发吗
2分钟前
吴亮律师
近期帮助 271830 人
你好,我想询问一下,在沈北新区17岁可以从事装卸工或分拣员吗?
5分钟前
吴亮律师
近期帮助 271830 人
我在抖音上买的空调有问题怎么解决啊
8分钟前
吴亮律师
近期帮助 271830 人
你好,许律师
13分钟前
吴亮律师
近期帮助 271830 人
16岁前的合同有没有法律效应
13分钟前
吴亮律师
近期帮助 271830 人
法院执行局按申请人申请错误标的金额起超法律文书46%启动法拍程序,其错误执行行为应由谁承担,被执竹行
15分钟前
吴亮律师
近期帮助 271830 人
职工社保缴满21年,先离职,能50岁退休吗
16分钟前
吴亮律师
近期帮助 271830 人
我在中信消费金融签了一份贷款合同,他们叫我买一份一千元的保险,我应该要买吗?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