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60岁以下死亡的扶血金和丧葬费是多少?

更新时间:2023-08-29 16:16:04
问题描述:
你好,60岁以下死亡的扶血金和丧葬费是多少?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平台特邀律师推荐
    已帮助1672072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咨询我
    丧葬费各地费用不同,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法律依据:《社会保险法》第十七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在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领取病残津贴。所需资金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四条 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
    2023-08-29 16:13:54
    点赞
  • 继承律师团队推荐
    已帮助901539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咨询我
    丧葬费以当地上一年度(或前12个月)职工月平均工资发放6个月,由逝者直系亲属领取,如没有直系亲属,则视情况由组织安葬的人或组织领取,需要开具相关证明。丧葬费是统一的,只随时间和地区不同有所变化,不受逝者年龄或者其他因素影响。抚恤金是国家和有关单位按照规定发放给死者家属或者伤残职工,失去劳动能力职工的费用,企业退休人员死亡以后,国家会按照死者供养的直系亲属人数,每个月给予一定数额的抚恤金,直到被供养人不需要供养为止。还有一种抚恤金是一次性发放的,这种抚恤金金额为:因公牺牲为本人生前4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病故为本人生前2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七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在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领取病残津贴。所需资金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
    《关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发放办法的通知》 一、关于一次性抚恤金(工亡补助金)标准(一)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标准和计发办法,按照民政部、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发放办法的通知》的规定执行。(二)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人事部、民政部、财政部《关于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工作人员工伤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参加统筹地区工伤保险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属于因工死亡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按当地工伤保险规定执行。(三)已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属于病故的,一次性抚恤待遇仍按当地规定执行。(四)除上述情形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标准,从2004年10月1日起调整为:因公牺牲为本人生前4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病故为本人生前2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烈士的抚恤待遇,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发放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所需经费,按原渠道解决。二、关于一次性抚恤金计发办法 从2006年7月1日起,执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的,一次性抚恤金的计发基数调整为:(一)工作人员。计发基数为本人生前最后一个月基本工资,即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二)离退休入员。计发基数为本人生前最后一个月享受的基本离退休费,即离退休时计发的基本离退休费和离退休后历次按国家规定增加的基本离退休费之和。(三)退职人员。按照《国务院关于颁发〈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的通知》规定办理退职的人员,计发基数为本人基本退职生活费,即退职时计发的基本退职生活费和退职后历次按国家规定增加的基本退职生活费之和。(四)驻外使领馆工作人员、驻外非外交人员和港澳地区内派人员中原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计发基数为本人国内(内地)基本工资。
    2023-08-29 16:14:11
    点赞
  •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官方
    已帮助1871641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咨询我
    法律分析:丧葬费的标准是上年市平均工资的2倍。同时退休人员供养直系亲属的,该直系亲属可以领取救济费,标准为本人死亡前月养老金的6倍-12倍。
    另外遗属的生活困难补助费标准为每人每月570元,孤老或孤儿,增加上浮30%。同时还可以领取一次性救济费6000元。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二十七条 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
    2023-08-29 16:16:04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丧葬费如何领取
丧葬费如何领取
丧葬费 1442
你好请问不满60岁死了扶血金,和丧葬费是多少
法律分析:丧葬费属于社会保险中的一种,可以到当地社保局办理。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七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遗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医疗事故丧葬费标准
医疗事故丧葬费标准
医疗事故赔偿标准 38836
90岁死亡的丧葬费是多少?
法律分析: 丧葬费是受害人的亲属对死亡的受害人进行安葬所产生的丧葬费用的支出。一般用于逝者服装、整容、遗体存放、运送、告别仪式、火化、骨灰盒、骨灰存放等,这明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请问我爸爸工作30多年退休后死亡,丧葬费和抚恤金应该按照国家规定多少钱
各地退休人员丧葬费、抚恤金标准不同,但丧葬费通常为定额给付,抚恤金则基于去世当月养老金标准,并结合当地规定的抚恤金计发月数进行计算。具体规定如下: 1. 工人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退休职工死后的丧葬费和抚恤金是多少?
退休职工去世后,丧葬费是以当地社会平均工资3个月的工资支付;抚恤金则没有全国统一的标准,而是由各省市自行规定。一般来说,抚恤金的标准是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10个月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死后的养老金,丧葬费是多少?
(一)丧葬费: 1995年10月1日至2008年8月31日期间,企业退休人员死亡后发放丧葬费标准为1500元,由社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支付。2008年9月1日起,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请问80多岁的企业退休人员能得到多少丧葬费?
1. 企业退休人员丧葬费最新规定是当地上一年度(或前12个月)职工月平均工资×6个月,由逝者直系亲属领取。 2. 如没有直系亲属,则视情况由组织安葬的人或组织领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人身损害赔偿丧葬费如何计算
人身损害赔偿丧葬费如何计算
人身损害赔偿项目 1351
你好!请问云南54岁农民死亡赔偿金及丧葬费各多少?
死亡赔偿有以下赔偿标准:丧葬费是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的六倍;死亡赔偿金是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律师解答动态
刚刚
李磊律师
近期帮助 2079 人
想找专业做执行案件的律师
2分钟前
吴亮律师
近期帮助 273798 人
我打暑假工去送外卖,让我晚上8点之前不能下线找他请假,想问一个确定的请假时间,直接不回我了怎么办
4分钟前
吴亮律师
近期帮助 273798 人
别人在平台上让我帮忙拼单,这个拼单是需要资金基础的。拼单后有佣金,有个叫福利单需要冻结资金
6分钟前
吴亮律师
近期帮助 273798 人
在店里上班,老板签合同,而且还要交押金,根据劳动法规定,是不是已经违法了
8分钟前
吴亮律师
近期帮助 273798 人
我是1966年9月24号出生。那年那月拿退休金。
13分钟前
李迎律师
近期帮助 7771 人
温律师你好前任欠钱➕礼物1.6w不还我想委托您发送律师函
17分钟前
吴亮律师
近期帮助 273798 人
请问在拼多多平台中开网店并且有一笔订单的情况下,关闭网店会有违约处罚吗
18分钟前
吴亮律师
近期帮助 273798 人
在拼多多商家版中开网店并且有一笔订单的情况下,关闭网店的违约处罚是多少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