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条一个人签字可以诉夫妻吗,法律上的规定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3-09-09 16:24:06
问题描述:
借条一个人签字可以诉夫妻吗,法律上的规定有哪些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官方
    已帮助1569936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咨询我
    法律分析:欠条上一个人可以起诉夫妻。双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债务,在没有证据证明的情况下属于夫妻共同债务。所以在没有另一方签字的情况下,也是可以起诉夫妻两个人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九条 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2023-09-09 16:21:42
    点赞
  • 平台特邀律师推荐
    已帮助1637689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咨询我

    法律分析:欠条上一个人可以起诉夫妻。双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债务,在没有证据证明的情况下属于夫妻共同债务。所以在没有另一方签字的情况下,也是可以起诉夫妻两个人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九条 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2023-09-09 16:22:05
    点赞
  • 婚姻家庭律师团队推荐
    已帮助1487090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咨询我
    一方借条起诉夫妻的方式:如果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夫妻。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条
    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2023-09-09 16:24:06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一个人欠款可以起诉夫妻吗,法律上的规定有哪些
法律分析:债务人欠钱不还,债权人可以起诉借钱的一方,也可以起诉债务人夫妻两个,因为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一般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借条上只有夫妻双方一人的可以起诉双方吗
你好,要保留好相关证据(如对方的身份证复印件或身份证号、合同、邮件、手机短信、录音、汇款纪录等),及时起诉要他还钱。 要看欠条上面有没有还钱时间,若有,应在还钱
全部6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律师解答动态
刚刚
广东天习律师
近期帮助 185776 人
十多年前的离婚补偿款还能要回来吗?
刚刚
桦仁律所律师
近期帮助 12482 人
工厂上班得了腱鞘炎,能找工厂赔偿吗
刚刚
广东天习律师
近期帮助 185776 人
家教中介收取保证费是否合法?怎么样保证家教的合法权益?
36秒前
广东天习律师
近期帮助 185776 人
签了合同公司现在无理由解约我们但是不愿意支付我们一开始说好的保底工资
1分钟前
赵磊律师
近期帮助 1222 人
咨询一下有关通过第三方贷款一事
1分钟前
广东天习律师
近期帮助 185776 人
我在八几年在供销社上过几过几年班现在办养老怎么办呢
3分钟前
代海侠律师
近期帮助 13532 人
持优待法住院在上海有什么具体优待
7分钟前
赵磊律师
近期帮助 1222 人
非因工负伤解除劳动合同,如果这个时候公司因经济性裁员解除劳动合同,可以主张2N赔偿吗?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