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感情不和,想离婚,两岁的孩子怎么判断

更新时间:2023-09-18 19:52:05
问题描述:
夫妻感情不和,想离婚,两岁的孩子怎么判断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官方
    已帮助1268655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一、感情不和离婚孩子怎么判
    1、判决视情况而定:
    (1)判给女方;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判给女方;
    (2)判给男方或者女方。对两周岁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随其生活,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要求随一方生活等情形可作为子女随父或母生活的优先条件予以考虑;
    (3)在有利于保护子女利益的前提下,父母双方也可以协议轮流抚养子女;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二、一般离婚孩子抚养费年限多少年
    1、子女抚育费给付期限包括原则期限和特殊期限两种;
    (1)原则期限是指抚育费的给付一般至子女18周岁为止。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以其劳动收入为其主要生活来源,并能维持当地一般生活水平的,父母可停止给付抚育费;
    (2)特殊期限,是指子女成年后,按父母的经济负担能力,仍要负担其抚育费,其停止期限视具体情况而定;
    (3)下列成年子女的3种情况,即是特殊期限适用的前提条件:丧失劳动能力或虽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但其收入不足以维持生活的,尚在校就读的;确无生活能力和条件的。据有上述特殊情况之一的子女,有负担能力的父母仍要负担其抚育费;
    2、关于子女抚育费给付的方式;
    子女抚育费可以采取以下的给付方式:一是定期给付和一次性给付;
    (1)可依父母的职业情况而定,原则上应定期给付,这主要是指有固定收入或虽无固定收入,但每月都有相当收入的父或母,应按月给付;从事农业生产或收入较高的父母,可按季或年给付;特殊情况下,也可一次性给付,如当事人有充分的经济能力,有条件一次性给付的;对于涉外、涉华侨、涉港澳台同胞的离婚案件,对子女的抚育费一般都做一次性给付的处理,以免日后发生执行困难;
    (2)二是以物折抵。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没有经济收入的一方或下落不明的一方。在这种情况下,按照确定的子女抚育费所要给付的数额,用归属与无经济收入一方或下落不明一方的财物,以相当的数额,折抵抚育费,交付抚养子女的一方;
    3、离婚以后孩子的抚养年限一般需要到孩子十八岁以上为止。在达到十八岁的年龄以后,还需要满足具备够维持生活的水平。如果孩子丧失了劳动能力或者无法维持生活的,父母还是需要支付其抚养费。如果父母无收入或者无固定收入,则可以不向孩子支付抚养费。
    2023-09-18 19:50:18
    点赞
  • 平台特邀律师推荐
    已帮助470499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咨询我
    夫妻感情不合,离婚孩子的抚养权判决原则如下:可以由夫妻双方协商一致决定,协商失败的,孩子不满两岁的一般归母亲直接抚养,孩子超过两周岁的,人民法院按照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长的原则判决,孩子满了八岁的,应尊重孩子的意见。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2023-09-18 19:50:36
    点赞
  • 婚姻家庭律师团队推荐
    已帮助493844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咨询我
    夫妻感情不和,孩子的判决: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不能形成一致意见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孩子愿意和谁生活,其抚养权就归谁。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2023-09-18 19:52:05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想离婚有两个孩子怎样判
两个孩子要看孩子的年龄,性别,分居后由谁抚养。 但是 但是一般情况下,如果差距不大还是会协商双方一边一个
全部5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夫妻感情不和,想离婚,两岁的孩子怎样判决
夫妻感情不和,孩子的判决: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不能形成一致意见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夫妻感情不和,想离婚,两岁的孩子怎么判断
夫妻感情不和,孩子的判决: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不能形成一致意见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夫妻关系不和想离婚两岁的孩子怎么判断?
夫妻离婚孩子要判给女方的方式如下:如果子女不满两周岁的,且母方没有不适宜抚养情形的,原则上判给女方;已满两周岁的,父方有不良嗜好等不适宜抚养孩子的情况的,可以判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夫妇关系不和想离婚两岁的孩子具体怎么判断?
《民法典》规定夫妻感情不和想离婚的,两岁的孩子应当由双方约定抚养权的归属。不满两周岁的子女,原则上应当由母亲抚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法院在一方有重婚或者与他人同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希望离婚两个孩子,孩子如何判断
夫妻离婚时小孩怎么判,需要考虑孩子的年龄以及生活环境等因素而决定。 1. 法院在判决抚养权时会根据小孩目前的生活环境、父母的工作收入等方面来进行判断。 2.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离婚孩子要安抚好
离婚孩子要安抚好
抚养权 34390
女人背叛男人离婚的两个儿子怎么判断?
两个女儿离婚的判定: 1、可以双方协商处理。 2、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进行判决。两个女儿的一般是一人判一个。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妻子要和出狱的丈夫离婚,两个孩子怎么判断
一、两夫妻离婚小孩一般判给男方还是女方 1、两夫妻离婚小孩抚养权的判决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1)如果子女不满两周岁,一般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 (2)若子女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两个孩子,离婚怎么判断?
两口子离婚有两个孩子判决如下: 1. 双方对于孩子抚养协商一致,法院会按照双方当事人的意思出具判决书。 2. 双方不能协商一致,法院会按照一人抚养一个子女的原则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如果离婚了小孩怎么判?两个儿子
谁抚养对孩子健康成长有利归谁
全部8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律师解答动态
2分钟前
吴亮律师
近期帮助 290540 人
老板一开始什么都不说清楚反正就是他现在要扣我工资我们也没签什么合同
4分钟前
吴亮律师
近期帮助 290540 人
你好,晚上修高速公路算不算扰民
9分钟前
广东天习律师
近期帮助 185319 人
抵押货,我把最贵的给他了,说剩下的过2天拿,到最后不来拿,还欠我24000
12分钟前
吴亮律师
近期帮助 290540 人
我举报一个人
15分钟前
吴亮律师
近期帮助 290540 人
你好我想咨询一点问题
18分钟前
吴亮律师
近期帮助 290540 人
就是打了一把路人局游戏,结束之后一个人就加我好友骂我,这种我应该怎么维权,报警有用吗
22分钟前
吴亮律师
近期帮助 290540 人
招未成年当员工还不给相应工资
24分钟前
吴亮律师
近期帮助 290540 人
跑分5000获利750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