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法律知识
找法网手机版
网站导航
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法律知识
律师说法
合同范本下载
极速咨询
提交咨询
问题库
咨询百科
一对一咨询
法律问答
法律咨询专题
民法典
知识专辑
法律专题
法律法规
视频说法
图文说法
语音说法
找法说法
当前位置:
找法网
>
法律问答
>
债务追讨
> 问答详情
该如何追讨借给朋友的虚假借款,是否构成诈骗?
更新时间:2023-09-25 10:32:09
问题描述:
朋友借了我6万左右的钱,大部分都是从小额贷款借给他的。因为他是从我家借的,所以没有聊天记录,没有借条,没有转账记录。之后,我突然停止了还款。我向其他债务人要钱,得知钱是用来赌博的。借款理由和还款能力都是虚构的。他说按时还,算完账就不还了。他怎么才能把钱拿回来?这是诈骗吗?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债权债务律师团队
推荐
已帮助
1077981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咨询我
如果行为人在借钱时就具有不归还的意图,在借款时采用了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的手段,如虚构借款用于某种投资或营利性的活动,导致出借人产生错误的认识,误信行为人有还款的能力,在借到钱后,行为人在使用上毫无顾虑和节制,就可以算诈骗,否则不算诈骗。一般遭遇借钱不还的,向对方催收后依旧不还的,应当及时起诉。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
法人
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2023-09-25 10:30:56
点赞
找法网咨询顾问
已帮助
1359395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咨询我
借钱被起诉的,经协商调解逾期不偿还的,会被处以滞纳金、债务人承担
违约金
的责任;经法院判决后仍不还款的,会被纳入信用黑名单;以非法占用为目的,使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骗取数额较大公私财物的,可能构成
诈骗罪
,会被予以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2021年实施的《
民法典
》第六百七十五条的规定,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法律依据:《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2023-09-25 10:31:21
点赞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官方
已帮助
1737955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咨询我
法律分析:借款人由于某种原因,长期拖欠不还的,或者编造谎言或隐瞒真相而骗取款物,到期不能偿还的,只要没有非法
占有
的目的,也没有挥霍一空,不赖账,不再弄虚作假骗人,确实打算偿还的,仍属借贷纠纷,不构成诈骗罪。要是自己把钱借给了对方,对方不还钱的话,一般是需要催促对方的,要是对方当初借钱的目的,本来就是借了钱玩消失不还的话,对方是构成了诈骗罪,自己应当及时的报警处理。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
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
民事法律行为
,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九条 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条 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第一百九十二条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023-09-25 10:32:09
点赞
平台广州律师团
官方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描述问题
接入律师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虚构借款用途是否构成诈骗
诈骗
3595
借款用途不符是否构成诈骗罪
关于借款用途不符的问题,如果行为人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骗取他人财物,且具备非法占有的意图,那么其行为可能构成刑事犯罪中的诈骗罪。对此,受害者可以采取报警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借款用途违法是否还构成诈骗
对于借款用途违法是否影响诈骗罪的认定,答案是肯定的。行为人以虚构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式,非法占有他人财物,就触犯了《刑法》的相关规定,构成诈骗罪。在这种情况下,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借款用途和实际用途不一致构成诈骗罪吗
对于借款用途和实际用途不一致的情况,判断是否构成诈骗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要核查借款人是否存在欺骗行为,分析其还款能力和借款用途的真实性,并评估借款行为对金融机构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借款人改变借款用途是否构成诈骗行为
判断借款人改变借款用途是否构成诈骗,应综合考虑其行为是否包含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成分,其还款能力和借款用途的真实性,以及借款行为是否对金融机构造成实际损失等因素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隐瞒真实情况借款不还是否构成诈骗
关于是否构成诈骗,关键在于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如果确实存在欺骗借款的情况,则可能构成诈骗罪。对于此类情况,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追讨债务。若涉及诈骗行为,请及时向公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民间借贷改变借款用途可否构成诈骗罪
对于提出的问题是,民间借贷改变借款用途不会变成诈骗。因为构成诈骗需要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如果纠纷中出现诈骗嫌疑,建议及时报警处理。在解决此类问题时,应明确区分民间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借款用途与实际不符构成诈骗吗
关于借款用途与实际不符的定性,需综合考虑借款人的具体行为、还款能力和对金融机构造成的损失等因素。如涉及诈骗行为,可通过刑事报案追究其法律责任;如属民事纠纷,可提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借款高额利息是否构成诈骗罪的判定
关于高额利息借款是否构成诈骗的问题,重点在于借款人是否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如果借款人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并且按照约定进行还款,那么这属于合法的借贷关系。然而,如果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以虚假理由进行借款并一直拖欠的行为是否构成诈骗
属于民事纠纷,非诈骗。处理方式:1.民事诉讼,向法院起诉要求还款;2.协商和解,与借款人协商达成还款计划。若涉嫌诈骗,应报警处理,由公安机关调查取证。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借钱不还且否认借款事实是否构成诈骗罪行?
不构成诈骗罪,除非“名借实骗”。民事诉讼可追讨欠款,需收集证据如借条等。如涉嫌诈骗,向公安机关报案,配合调查提供证据。若构成诈骗罪,将由检察院提起公诉。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相关推荐
可能感兴趣:
嘉善县律师
衡阳律师
房产律师
海口建筑工程律师
列表内容
法律列表
法律内容
法律资讯
法律知识
法律内容
律师推荐:
肇庆律师
肇庆找律师
德庆县律师
德庆县找律师
肇庆债权债务律师
肇庆债务追讨律师
同城律师:
德庆县律师
封开县律师
高要区律师
广宁县律师
怀集县律师
四会市律师
端州区律师
鼎湖区律师
专业律师:
肇庆房产纠纷律师
肇庆公司法律师
肇庆合同纠纷律师
肇庆婚姻家庭律师
肇庆交通事故律师
肇庆劳动纠纷律师
肇庆刑事辩护律师
肇庆债务债权律师
律师解答动态
刚刚
吴昭燕律师
近期帮助 47355 人
对方挑衅我女朋友我出手给对方打成轻伤二级但是目前拿不出这么多选择赔偿了可以一年内还上吗
刚刚
赵江龙律师
近期帮助 17409 人
我的宅基地被亲戚登记成长辈名字怎么办
3分钟前
四川世律律所律师
近期帮助 35303 人
那他和我谈的期间在外聊骚这个不能作为证据吗?
4分钟前
吴亮律师
近期帮助 290540 人
化妆学校教了学费不想上了可以退吗
6分钟前
王玉科律师
近期帮助 1736 人
工伤,医生权限3个月,不给开假了,功能受限,还不能复工,需请假怎么办
6分钟前
四川世律律所律师
近期帮助 35303 人
闲鱼平台的发货客服说我的积分不足无法取消或退款订单
12分钟前
王志伟律师
近期帮助 10941 人
你好我想离婚我是牡丹江的男方是青岗的
12分钟前
北京中盾沈阳律师
近期帮助 53333 人
诊所误诊当误了最佳溶栓时间导致脑梗死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