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孩子报销,夫妻双方都可以报销吗?

更新时间:2023-10-01 02:41:26
问题描述:
生孩子报销,夫妻双方都可以报销吗?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推荐
    已帮助1654222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咨询我
    法律分析:不可以同时报销,只能报销一次,女方有生育保险,优先女方报销,产检、生产费用、生育津贴都可以报销,女方无业的,使用男方生育保险报销,可以报销产检、生产费用,没有生育津贴,如果男方休陪产假,陪产假可以使用男方生育保险报销。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第二十五条 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可以获得延长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第七条 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应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可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五十三条 职工应当参加生育保险,由用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生育保险费,职工不缴纳生育保险费。
    第五十四条 用人单位已经缴纳生育保险费的,其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职工未就业配偶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待遇。所需资金从生育保险基金中支付。生育保险待遇包括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
    第五十五条 生育医疗费用包括下列各项:
    (一)生育的医疗费用;
    (二)计划生育的医疗费用;
    (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项目费用。
    第五十六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津贴:
    (一)女职工生育享受产假;
    (二)享受计划生育手术休假;
    (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生育津贴按照职工所在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发。
    2023-10-01 02:37:26
    点赞
  • 找法网咨询顾问
    已帮助1154983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咨询我
    只可以报一方。男女双方都交生育保险时,生完宝宝,可选任一方报销生育费用,但是,男方没有女方报的多。 所以多数人选择报销女方。 条件是,报销时保险是在持续的交的,并且交了有一年以上。 但是女方如果因原因不能报的话,可选择报销男方。 女方符合生育保险报销条件,女方报销。 女方可以报销产检、生产费用,还是生育津贴 男方报销没生育津贴,只有产检、生产费用的报销,最多男方休陪产假有几天陪产假的津贴。 而且男方是在女方无业,提供无业证明时才能报销 具体领取的金额,每个地方略有不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五十三条 职工应当参加生育保险,由用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生育保险费,职工不缴纳生育保险费。
    第五十四条用人单位已经 缴纳生育保险费的,其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职工未就业配偶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待遇。所需资金从生育保险基金中支付。生育保险待遇包括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
    第五十五条 生育医疗费用包括下列各项:
    (一)生育的医疗费用;
    (二)计划生育的医疗费用;
    (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项目费用。
    第五十六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津贴:
    (一)女职工生育享受产假;
    (二)享受计划生育手术休假;
    (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生育津贴按照职工所在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发。
    2023-10-01 02:37:29
    点赞
  • 平台特邀律师推荐
    已帮助1130090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咨询我
    法律分析:只可以报一方。男女双方都交生育保险时,生完宝宝,可选任一方报销生育费用,但是,男方没有女方报的多。 所以多数人选择报销女方。 条件是,报销时保险是在持续的交的,并且交了有一年以上。 但是女方如果因原因不能报的话,可选择报销男方。 女方符合生育保险报销条件,女方报销。 女方可以报销产检、生产费用,还是生育津贴 男方报销没生育津贴,只有产检、生产费用的报销,最多男方休陪产假有几天陪产假的津贴。 而且男方是在女方无业,提供无业证明时才能报销 具体领取的金额,每个地方略有不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五十三条 职工应当参加生育保险,由用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生育保险费,职工不缴纳生育保险费。
    第五十四条用人单位已经 缴纳生育保险费的,其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职工未就业配偶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待遇。所需资金从生育保险基金中支付。生育保险待遇包括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
    第五十五条 生育医疗费用包括下列各项:
    (一)生育的医疗费用;
    (二)计划生育的医疗费用;
    (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项目费用。
    第五十六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津贴:
    (一)女职工生育享受产假;
    (二)享受计划生育手术休假;
    (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生育津贴按照职工所在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发。
    2023-10-01 02:41:26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生育险报销标准
生育险报销标准
生育保险报销条件 39373
生娃儿报销,夫妻双方都可以报销吗
法律分析:只可以报一方。男女双方都交生育保险时,生完宝宝,可选任一方报销生育费用,但是,男方没有女方报的多。 所以多数人选择报销女方。 条件是,报销时保险是在持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广东省生育保险报销规定
广东省生育保险报销规定
商业生育保险 23863
女方没工作,生孩子都可以报销哪些费用?
非婚生子女的抚养费包括子女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等,有固定收入的,孩子抚养费一般按照固定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按月给付;没有固定收入的按照全年的总收入百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生育保险报销多少钱
生育保险报销多少钱
生育保险 3147
夫妻户口不在一起生孩子可以报销吗?
法律分析:可以报销,但是只能报销一部分,具体比例各地不同。如果是补助的话,异地生育的情况不影响补助的领取,如果是费用报销就比较麻烦了,常常必须先在本地就医,然后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生育保险报销材料
生育保险报销材料
社会生育保险 402
夫妇户口不在一起生孩子可以报销吗?
法律分析:可以报销,但是只能报销一部分,具体比例各地不同。如果是补助的话,异地生育的情况不影响补助的领取,如果是费用报销就比较麻烦了,常常必须先在本地就医,然后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我丈夫买了生育保险,生孩子可以报销吗?
男方生育保险报销条件如下: 1、男方应该符合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规定,另外也要符合法定的生育条件。 2、男方的用人单位为男方缴纳生育保险费用。 3、女方并没有被列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社保生育津贴多久到账
社保生育津贴多久到账
生育保险 4856
男女双方都可以报生育保险吗?
生育保险夫妻双方均可享受,但不可同时报销。女方负责报销相关生育费用及产假工资,而男方则负责看护假期间的工资。若女方有生育保险报销,且男方选择休陪产假,可使用自己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丈夫交生育保险妻子生孩子可以报销吗?
生育保险的报销条件: 1、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生育或者实施计划生育手术。 2、在单位按照规定参加生育保险并为该职工连续足额缴费一年以上。在生育(流产)时仍在参保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律师解答动态
3分钟前
吴亮律师
近期帮助 276350 人
养蜜蜂有补贴吗
22分钟前
吴亮律师
近期帮助 276350 人
你好,我付了首付给儿子买了一辆车,他现在每天开了车出去玩,不务正业我可以要回吗
30分钟前
吴亮律师
近期帮助 276350 人
因高速公路出现农民牛只导致车辆追尾,责任划分是怎样的?
30分钟前
吴亮律师
近期帮助 276350 人
农村建房有要求离耕地多远吗
32分钟前
吴亮律师
近期帮助 276350 人
在约爱平台被套路了近十万元,什么解决
34分钟前
吴亮律师
近期帮助 276350 人
老人过世了,我姐拿着老人的所有那个证件,现在不给我们分遗产的问题,这怎么办呢?
38分钟前
吴亮律师
近期帮助 276350 人
昨天我的特殊工种退休单已经下发我手中,我退休单上的特殊工种名称录入不了电脑,我该怎么办?
43分钟前
吴亮律师
近期帮助 276350 人
山沟冶理的土地手续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