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挪用公款罪判几年,法律怎样规定

更新时间:2023-10-06 14:22:05
问题描述:
单位挪用公款罪判几年,法律怎样规定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找法网咨询顾问
    已帮助960486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咨询我
    目前我国刑法中没有规定单位挪用公款罪,挪用公款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根据我国刑法和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挪用公款罪根据挪用公款的数额大小以及情节严重程度分为“数额较大”“情节严重”“数额巨大”三个维度进行判刑,分别被处以刑期不同的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为五万元以上且同时进行营利活动或者超过三个月未还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具有刑法规定的严重情节的将被处以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数额在五百万元以上且不退还的被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八十四条 挪用公款罪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六条 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营利活动或者超过三个月未还,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在五百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额巨大”。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挪用公款数额在二百万元以上的;
    (二)挪用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特定款物,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
    (三)挪用公款不退还,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
    (四)其他严重的情节。
    2023-10-06 14:20:19
    点赞
  • 平台特邀律师推荐
    已帮助1577441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咨询我
    挪用公款罪主体是特定身份的自然人(即国家工作人员),没有单位犯罪。
    这里所说的国家工作人员与前述贪污罪中国家工作人员的内涵、外延基本相同。同样具有特定性和公务(职务)性。
    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国家工作人员包括: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受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挪用人与使用人相分离的情况下,非国家工作人员也能成为挪用公款罪的主体。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的规定,国家工作人员挪用公款归他人使用,使用人(非国家工作人员)与挪用人(国家工作人员)共谋,指使或者参与策划取得挪用款的,以挪用公款罪的共犯定罪处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2023-10-06 14:20:45
    点赞
  • 刑事案件律师团队推荐
    已帮助1924024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咨询我

    1、挪用公款罪是针对于国家机关的的公务人员对本单位财物的非法使用。与挪用公款罪不同的是,职务侵占罪是公司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对本单位的财物进行非法的占有,且数额较大的行为。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3-10-06 14:22:05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单位罚款的法律规定
单位罚款的法律规定
行政处罚 1730
单位犯罪的法律规定探究
单位犯罪应依法处理。具体操作包括:1. 刑事立案,调查犯罪事实;2. 确定责任人员,追究其刑事责任;3. 如涉及民事赔偿,计算损失并提起诉讼;4. 依法执行刑罚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公司罚款的相关法律规定
公司罚款需依法进行。具体操作为:1. 如收取财物,应及时退还;2. 如扣押证件或物品,应立即归还;3. 根据违法程度,接受劳动行政部门的罚款处罚;4. 如给劳动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法律规定挪用公款要罚款吗,有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
法律分析: 挪用公款是否定罪处罚需要依据相关的情形认定,必须符合一定的要件。轻微的挪用行为只是违纪行为,严重的挪用行为达到刑法规定的时间、数额、用途要件的,即构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法律规定挪用公款要罚款吗
对于构成挪用公款罪的犯罪分子,一般是不会罚款的。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法院判罚款怎么交,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一、法院判的罚款哪里交 1、法院判的罚款去法院指定银行交。 2、法院判刑后的罚金,由法院开具票据,到任意法院指定银行缴纳,银行会给个回执,保留一联以证明自己交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简易程序罚款数额,法律上该如何规定
法律分析:简易程序的处罚决定: (1) 确有应受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的,根据情节轻重及具体情况,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2) 违法行为轻微,依法可以不予行政处罚的,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工程罚款单怎么写,有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
工程罚款通知单 你公司施工的工程,经我司检查发现在工程质量、进度或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我司决定对你公司处以元的罚款,人民币(大写):元。此费用将从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公司罚款能劳动仲裁吗,法律有哪些规定
公司罚款是可以劳动仲裁的。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单位犯罪只处罚单位吗,法律是怎样规定的
刑法规定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是:单位犯罪的,采取双罚制,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但是法律有特别规定的除外。 公司、企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公司能罚款员工吗,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公司对员工罚款是否合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分析: 1. 看公司是否有相关规章制度规定; 2. 看规章制度是否合法。如果公司没有相关规章制度规定,作出处罚是没有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律师解答动态
11秒前
张凯律师
近期帮助 23 人
查找失踪人口要在哪里查询呢?公安机关报案不了,我不备案。我为我是兄弟,不知道怎么办?
39秒前
吴亮律师
近期帮助 296089 人
骗子我的手机号加验证码会干什么给我带来风险的事吗,没有注册支付宝骗子还会给我带来麻烦吗
1分钟前
杨军律师
近期帮助 80 人
老婆出轨,怎么获得孩子抚养权
1分钟前
胥斐律师
近期帮助 15829 人
您好,想咨询一下交通事故造成的膝盖韧带撕裂受伤可以申请做伤残鉴定吗?
2分钟前
杨军律师
近期帮助 80 人
我在广州工地受伤,右脚大拇指末端骨折,月薪一万二,能赔多少钱?
2分钟前
吴亮律师
近期帮助 296089 人
私密照被人威胁了
3分钟前
吴亮律师
近期帮助 296089 人
江西考生被大学录取后想去复读,电子档案要不要退,要不要联系学校
3分钟前
江苏王牌律所律师
近期帮助 20180 人
泗洪县人民法院的要求,当前账户零钱已被限制使用,同时请您在执法单位工作时间段联系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