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方起诉离婚可以拿回多少彩礼款

更新时间:2023-11-05 14:28:04
问题描述:
男方起诉离婚可以拿回多少彩礼款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平台特邀律师推荐
    已帮助1299598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咨询我
    如果存在以下情况,男方一般是可以要回彩礼的:
    1、双方没有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2、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是确定没有共同在一起生活的;
    3、婚前给付并且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
    (一)》第五条 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适用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2023-11-05 14:25:54
    点赞
  •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官方
    已帮助731134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咨询我

    一、男方起诉离婚能拿回多少彩礼
    看具体情况定。一般情况下彩礼是不退的,但符合以下情形的,应该退还: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
    其他情况不需要返还彩礼。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二、彩礼不能退回的情形有哪些?
    1、已经登记结婚并同居生活的。
    这种情形下一般不予返还,无论是理论上、司法解释的规定上、司法实践上还是风俗习惯上,认识是一致的,本文不再赘述。
    2、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同居生活时间较长的,一般应当以两年以上。
    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同居生活两年以上。对该种情况确定不予返还,主要理由:首先,在当地广大农村地区,一贯将举行结婚仪式并共同生活视为男女结婚的标志。
    双方一旦结婚,就成为了一家人,婚约就自然的过渡到婚姻阶段,订立婚约的目的包括给付彩礼的目的都已经实现。接受彩礼的女方在人们的心目中,就由一个大姑娘变为了媳妇,其道德评价就会降低。
    根据习俗,在这种情况下,彩礼一般就不再返还;其次,两年的限制主要是基于诉权的时限原则。男女双方缔结婚姻,都是希望长期共同生活,如果双方不办结婚登记同居生活时间较短,双方订立婚约的目的没有实现,那么彩礼还是需要返还的。
    同居生活的时间限制,主要还是参照诉讼时效的规定来确定。
    3、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同居生活期间生育子女的。
    男女双方同居生活虽然没有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是双方的“婚姻”生活因生育子女,而更加牢固,因生育子女而更能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家庭。
    如果双方解除这种所谓的“婚姻”关系,将会给女方造成更大的伤害。因此,确定这种情况下彩礼不再返还。
    4、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同居生活,所接受的彩礼确已用于共同生活的。
    一方面接受的彩礼已经在共同生活中花费掉,其权利的客体已经不存在,属于返还不能;另一方面彩礼用于共同生活,事实上已经与“夫妻”共同财产相混同,也不应当返还。这种情况在司法实践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掌握:首先要求“确已”用于共同生活。
    这就要求接受彩礼的一方,要提供确实充分的证据加以证实,避免依此为借口拒绝返还彩礼;其次女方在“结婚”前购买的嫁妆,双方共同使用,不能视为用于共同生活。因为女方的嫁妆是其“婚前”财产,在双方共同生活期间,男方也有其婚前财产用于共同生活,都不能使用该项规定;另外,共同生活的界定,主要限制在家庭成员因生活、生产需要并实际支出,比如男女一方或双方患病花费、共同经营投资等。
    5、在婚约存续期间,婚约当事人死亡的。
    因为男女双方订立婚约后,就以未婚夫妻的名义交往,在交往过程中,双方都在为将来缔结婚姻做着准备,其中一方因病或其他意外事故死亡,也会给对方带来很大的痛苦。
    这种情况下婚约的解除并不是当事人的意愿,如果在将彩礼予以返还,就有点不近人情,与风俗习惯相违背。这里需要注明的是,在死亡前已经起诉的应予除外。
    综合上面所说的,男方起诉离婚是可以实施的行为,但对于请求要回彩礼这个法院是不会支持的,除非是符合法定的条件这样才能保障到自己的权益,所以,在处理的时候就需要结合实施情况来,多收集相关的证据,这样才能保障到自己的合法权益。
    2023-11-05 14:26:11
    点赞
  • 婚姻家庭律师团队推荐
    已帮助361624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咨询我
    法律分析:如果存在以下情况,男方一般是可以要回彩礼的:
    1、双方没有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2、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是确定没有共同在一起生活的;
    3、婚前给付并且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
    (一)》第五条 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适用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2023-11-05 14:28:04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起诉彩礼能够拿回多少
未登记结婚彩礼返还诉讼费缴纳标准:彩礼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50元;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 2.5%交纳;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的部分,按照2%交纳;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离婚起诉时彩礼多少钱能够退
法律分析:对于返还的数额,在处理离婚纠纷案件中的彩礼返还时,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并结合查证的彩礼数额予以判决。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离婚彩礼返还的标准
离婚彩礼返还的标准
结婚彩礼 1284
男方起诉离婚可以拿回多少彩礼金
起诉离婚的,关于礼金的返还,可以由男女双方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的,一方可以向法院起诉处理。若双方属于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或者是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婚约解除,彩礼可以拿回来多少
如果没有共同生活可以都拿回来的。
全部8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离婚诉讼,想要回彩礼的
你们到现在为止结婚多久了?
全部6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结婚三年离婚,彩礼能退回多少
如果这三年一起共同生活的,一般很难支持返还彩礼
全部7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女方有骗钱行为男方起诉离婚可以返还多少彩礼钱
一般情况下是可以起诉要求退还彩礼的,但是只有在法律规定的情形下才可以退还彩礼。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 (一)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欠钱纠纷律师怎么收费
欠钱纠纷律师怎么收费
债务追讨 1355
判决抵押无效如何处理
判决抵押无效如何处理
抵押担保 1030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下载低至¥9.9/篇
律师解答动态
1分钟前
周清智律师
近期帮助 27066 人
我钱发过来了,你们干嘛不给我通知啊?
9分钟前
周清智律师
近期帮助 27066 人
培训就业合同退款
14分钟前
邓立庆律师
近期帮助 11708 人
怎么要求对方理赔。交通事故,对方全责,小车撞我电动车,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挫伤,头皮血肿
17分钟前
代基辉律师
近期帮助 2029 人
送外卖发生交通事故摩托车没有交强险美团保险怎么赔
19分钟前
周黔灵律师
近期帮助 1007 人
我想了解一下,我爸爸出轨6年间向第三者多次转账,共同财产能多分吗?
19分钟前
陈世炫律师
近期帮助 26052 人
你好,租房与房东签了合同后,房东口头答应了我们安装门禁的事情,至今未完成,能不能起诉退房租,押金
20分钟前
陈世炫律师
近期帮助 26052 人
合同一年,试用期2个月,现在辞职,说要走一个月流程,目前工作4个半月了,社保未交
23分钟前
邓立庆律师
近期帮助 11708 人
老公提出因双方已没有感情,提出离婚,提出儿子可以跟他也可以跟我,其他没有说了,我应该怎样跟他谈离婚。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