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的处罚措施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3-11-10 14:34:04
问题描述:
肇事逃逸的处罚措施有哪些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找法网咨询顾问
    已帮助1657486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咨询我
    一、肇事逃逸是怎么处罚的
    1、肇事逃逸处罚方式如下:
    (1)不构成犯罪的,终生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2)逃逸作为定罪情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3)逃逸作为量刑情形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4)肇事后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
    【危险驾驶罪】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交通肇事罪逃逸怎么认定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
    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
    2023-11-10 14:32:00
    点赞
  •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官方
    已帮助199578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咨询我
    一、事故肇事逃逸怎么处罚
    1、小事故肇事逃逸的处罚是:
    (1)情节轻微,不构成交通肇事罪的,终生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2)逃逸作为定罪情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3)已经构成交通肇事罪后逃逸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4)肇事后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
    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二、不构成交通肇事逃逸的情形
    1、交通事故当事人对事故事实无争议,撤离现场自行协商解决,达成协议,并留下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后,一方反悔并报案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为及时抢救事故伤者,标明车辆和伤者位置后驾车驶离现场并及时报案的;
    3、交通事故当事人将伤者送医院后,确因筹措伤者医疗费用需暂时离开医院,经伤者或伤者家属同意,留下本人真实信息,并在商定时间内返回的;
    4、交通事故当事人因受伤需到医院救治等原因离开现场,未能及时报案的;
    5、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驶离现场,有证据证明其不知道或不能发现事故发生的;
    6、有证据证明交通事故当事人因可能受到人身伤害而被迫离开交通事故现场并及时报案的。
    2023-11-10 14:32:08
    点赞
  • 平台特邀律师推荐
    已帮助1005581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咨询我
    一、肇事逃逸的处罚标准有哪些
    1、肇事逃逸处罚的标准如下:
    (1)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2)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3)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逃逸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标准有哪些
    逃逸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标准如下:
    1、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
    2、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3、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
    4、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
    5、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
    6、交通事故当事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
    7、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其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
    8、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赔偿费用明显不足,交通事故当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实信息,有证据证明其是强行离开现场的。
    2023-11-10 14:34:04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肇事逃逸有哪些处罚,有哪些规定?
肇事逃逸处罚有以下规定: 1、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适用于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情况; 2、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适用于肇事逃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肇事逃逸后有哪些处罚
1、肇事逃逸处罚的标准是: (1)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2)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肇事弃车逃逸处罚措施是什么?
弃车逃逸处罚如下: 1、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处200-2021元罚款,记12分,并处15天以下拘留; 2、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致一人以上重伤的,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肇事逃逸会有什么处罚
你好,事情发生多久了,是在哪里发生的
全部5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对肇事逃逸的刑事处罚有哪些?
对于交通肇事逃逸罪都有以下处罚: 1、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3、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法律依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车主肇事逃逸,如何处罚
在交通事故中,我方机动车手续不全的,应当进行相应的处罚,但对该交通事故的责任认定影响不大;对方机动车在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如果不构成犯罪,交通管理部门可对其处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肇事逃逸,如何处罚
1.交通肇事逃逸,但是没有人伤亡的处罚标准,通常都是200元以上到2000元以下的罚款,公安机关也可以对驾驶员并处15天以下的拘留 2.即便没有造成人员受伤的,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追尾肇事逃逸怎么处罚?
交警根据实际情况处罚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小区内剐蹭到底算不算肇事逃逸
【法律分析】:小区内驾驶机动车与其他车辆剐蹭的话是属于明确的交通事故,若当事人为逃避事故责任承担而擅自离开事故现场,该行为已经构成交通事故逃逸。1、明知发生交通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重婚会怎么判
重婚会怎么判
重婚 135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下载低至¥9.9/篇
律师解答动态
刚刚
于非律师
近期帮助 8923 人
请问怎样确定遗嘱人具有行为能力和意识清醒?
1分钟前
姚秀秀律师
近期帮助 5732 人
被限制高消费,钱已经还给原告了。对方也申请撤诉了,但是还没出结果。能买房吗?
3分钟前
王冰律师
近期帮助 17444 人
丈夫出轨的小三,只知名字,不知电话和住址
4分钟前
郑云清律师
近期帮助 4326 人
承诺本人不是学生,没有冒充正式工入职,这个签了提前离职是不是全部没有
7分钟前
李志新律师
近期帮助 4148 人
挪用了公款23万,已经还了13万;这样会不会判刑
7分钟前
周清智律师
近期帮助 25256 人
公司劳动合同上说单价包含公司补助给我自行购买社保的费用,这合法吗
8分钟前
郑云清律师
近期帮助 4326 人
我在浙江省金华市盛兴医院医院做手术费一点效果没有用
9分钟前
李志新律师
近期帮助 4148 人
我姐打麻将被警察抓了现在拘留10天可以去探视吗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