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员工是否可以自行递交再次鉴定申请?

更新时间:2023-12-17 09:26:04
问题描述:
你好,请问劳动能力初次鉴定是用人单位提出的,工伤员工本人对初次鉴某某果不服,要申请再次鉴定。可以是工伤员工自己递交再次鉴定申请么?还是说一定要跟初次鉴定的申请人保持一致?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平台特邀律师推荐
    已帮助1897849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咨询我
    初次劳动能力鉴定是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申请的时间应当是工伤职工的伤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或者是已经痊愈。工伤鉴定也称劳动鉴定,是指劳动者在生产工作中因种种原因造成劳动能力不同程度的损害,致使劳动者在部分、大部分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时,有关部门在医学方面对其做出的鉴别和评定。通常情况下,我国的劳动能力鉴定工作只负责因工伤或因病而导致的劳动能力鉴定问题。

    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应当简捷、方便。

    第三十七条 职工因下列情形之一导致本人在工作中伤亡的,不认定为工伤:
    (一)故意犯罪;
    (二)醉酒或者吸毒;
    (三)自残或者自杀;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2023-12-17 09:23:47
    点赞
  •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推荐
    已帮助443693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咨询我
    法律分析:可以。工伤职工或者其用人单位对初次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再次鉴定。
    2023-12-17 09:24:11
    点赞
  •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官方
    已帮助1141507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咨询我
    可以。

    1. 工伤职工或者其用人单位对初次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再次鉴定。
    2. 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1年后,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所在单位或者经办机构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的,可以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
    3.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申请劳动能力重新鉴定:
    (一)享受伤残津贴和护理费的人员距前次鉴定一年以后,伤情变化时,可提出劳动能力复查鉴定;经办机构也可每两年提出安排复鉴一次,以便随伤残情况变化调整待遇;
    (二)被鉴定人或用人单位对劳动能力鉴定机构作出的鉴定结论有疑义或不服的,可在接到鉴定结论十五日内,向上一级劳动能力鉴定机构申请复鉴。
    4. 省级劳动能力鉴定机构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5. 伤残等级重新评定后除一次性补助以外其他待遇相应调整。
    2023-12-17 09:26:04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工伤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书怎么写
工伤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书怎么写
劳动能力鉴定常识 2393
零申报公司怎么注销
零申报公司怎么注销
公司注销资讯
律师解答动态
刚刚
熊晖律师
近期帮助 28905 人
催收总发邮件到公司骚扰公司人
35秒前
汪明明律师
近期帮助 2851 人
方便联系我一下,关于一个合同仲裁的法律问题
49秒前
郭海峰律师
近期帮助 1632 人
广东省广州市工伤十级的一次性就业补助金标准是什么
1分钟前
张俊杰律师
近期帮助 130132 人
派出所没解决问题
1分钟前
黄龙泉律师
近期帮助 31681 人
你好。孩子一岁,男方出轨,女方要孩子,
2分钟前
郭海峰律师
近期帮助 1632 人
最近五年内有33个月处于逾期状态,其中33个月逾期超过90天,这样能申请贷款买房吗?
3分钟前
宋琳律师
近期帮助 11322 人
有限公司股份转让方法
11分钟前
管振华律师
近期帮助 6836 人
等能查个人信息是不是在网逃?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