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罪认罚是否会上法院

更新时间:2023-12-19 10:42:07
问题描述:
认罪认罚是否会上法院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平台特邀律师推荐
    已帮助748053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咨询我
    1. 认罪认罚可以上诉。
    2. 犯罪嫌疑人或刑事被告人认罪认罚后,如果法院已判决,只要不服一审判决或者裁定,在法律的规定时间内执行都可以上诉。
    3. 上诉方式:可通过书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
    4. 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被告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近亲属上诉的案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
    5. 上诉应当递交上诉状,内容包括:当事人的姓名、法人的名称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或其他组织的名称及其主要负责人的姓名;原审人民法院名称、案件的编号和案由;上诉的请求和理由。
    6. 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用书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诉。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中的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提出上诉。 对被告人的上诉权,不得以任何借口加以剥夺。
    2023-12-19 10:40:31
    点赞
  • 刑事案件律师团队推荐
    已帮助170177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咨询我
    法律分析:

    认罪认罚可以上诉。犯罪嫌疑人或刑事被告人认罪认罚后,如果法院已判决,只要不服一审判决或者裁定,在法律的规定时间内执行都可以上诉。可通过书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被告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近亲属上诉的案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

    具体流程如下:

    1. 上诉应当递交上诉状,内容包括当事人的姓名、法人的名称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或其他组织的名称及其主要负责人的姓名;原审人民法院名称、案件的编号和案由;上诉的请求和理由。
    2. 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用书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也可以提出上诉。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中的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提出上诉。对被告人的上诉权,不得以任何借口加以剥夺。
    2023-12-19 10:40:41
    点赞
  • 找法网咨询顾问
    已帮助1817622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咨询我
    法律分析:
    认罪认罚是可以上诉的。根据规定,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用书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也可以提出上诉。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中的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提出上诉。同时,对被告人的上诉权,不得以任何借口加以剥夺。
    2023-12-19 10:42:07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律师解答动态
刚刚
张仁山律师
近期帮助 47465 人
农村建侧所用的自己的砖,老板没给钱怎么要
刚刚
陈雯律师
近期帮助 1 人
起诉状要怎么写
11秒前
张仁山律师
近期帮助 47465 人
你好,孩子骑自行车撞了老人。老人横穿马路,孩子避让不及,把老人撞倒,怎么判定责任
20秒前
吴昭燕律师
近期帮助 47379 人
有人在小红书上面发布了5-6年前的群聊记录,文案编辑与实际不符怎么解决
46秒前
四川世律律所律师
近期帮助 35336 人
我充值了2000多
53秒前
吴亮律师
近期帮助 292652 人
我的钱怎么退回
1分钟前
江苏王牌律所律师
近期帮助 19736 人
你好,有一个人把我碎了,但是我是未成年,这属于什么情况?
1分钟前
张仁山律师
近期帮助 47465 人
我出租房子,男的包工,合同签订三年。常常拖欠,但考虑到有公务人员入住,房子也不交还。不承担责任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