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是否构成犯罪?

更新时间:2023-12-21 21:00:48
问题描述:
肇事逃逸是否构成犯罪?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平台特邀律师推荐
    已帮助1724610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咨询我
    肇事逃逸有以下情形认定构成犯罪:
    1、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
    2、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
    3、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4、严重超载驾驶的等。法律依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3-12-21 20:57:59
    点赞
  •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官方
    已帮助1380243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咨询我

    一、肇事逃逸构成刑事犯罪了吗
    1、肇事逃逸构成刑事犯罪,属于交通肇事罪。另外,根据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肇事逃逸是指发生交通事故后为了逃避法律责任而逃离事故现场的行为,这里所说的“逃离事故现场”的情形,也包括在将伤者送至医院后逃逸的、报警后警察未到时逃逸的情形。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一百零一条
    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二、肇事逃逸的构成要件
    1、主观方面:主观方面即行为人的主观动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动机一般是逃避抢救义务以及逃避责任追究。
    这种动机是积极的心理活动。虽然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但仅就逃逸行为而言,具有直接的行为故意。因此只有行为人对肇事行为明知,同时又有逃逸的直接犯意,才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
    因为从主观方面来看,在犯罪恶意上是很小的,是对现场后果的害怕所致。但毫无疑问,其逃逸行为还是直接故意所致。所以无论何种情形,行为人在逃逸时都必须明知自己的行为造成了交通事故的发生,并对逃逸行为有直接的故意,这是行为人的主观方面。
    2、客观方面: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从刑法理论来看,认定行为人是否构成犯罪,最直接的便是对行为的客观方面予以认定。对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为,是最高院的《解释》中规定了在五种情形的基础上而逃跑的行为。
    这就可以明确交通肇事后逃逸是作为交通肇事罪量刑的加重情节来规定的。也就是说如果行为人的先前行为没有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或者虽有交通违规行为但该违规行为与结果没有因果关系,或者行为人在交通事故中仅负同等责任或者次要责任,或者交通行为在所造成的结果尚未达到交通肇事罪基本犯的定罪标准的,或者在负事故全部责任或主责的情况下仅致1人重伤,但又不具备酒后驾驶、无执照驾车、无牌照驾车《解释》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即便行为人事后有逃逸行为,也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3、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空间要素,即该行为是否仅限于“逃离事故现场”。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虽然没有逃离现场(有的是不可能逃跑),但是在将伤者送到医院后或在等待交警部门处理时畏罪逃跑,虽然无论从主观方面还是客观方面都是符合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构成的,也应当受到法律的严惩。
    而在学界部分学者认为交通肇事罪是一种过失犯罪,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并不深。因此,对其处理不宜过重,具体把握尺度也宜宽不宜严,所以要对逃逸行为的时间和空间作必要的限定。
    2023-12-21 20:58:08
    点赞
  • 交通事故律师团队推荐
    已帮助528458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咨询我
    严格来讲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为并不是一定就会构成犯罪,但如果构成犯罪的话,往往也就是大家熟知的交通肇事罪。法律依据:《刑法》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是指以下情况:
    1、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运输肇事中因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2、尚不构成犯罪,是指交通事故未达到以下情形:
    (1)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2)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4)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5)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6)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7)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8)严重超载驾驶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3、违反本规定的处罚
    可处200-2000元罚款,记12分,并处15天以下拘留。
    2023-12-21 21:00:48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肇事后逃逸是否构成犯罪行为?
交通事故后逃逸可能构成犯罪。主要取得交通事故本身是否涉嫌犯罪,若交通事故本身构成犯罪,交通事故后逃逸就是罪上加罪。若交通事故本身不犯罪,交通事故后逃逸自然也不会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肇事逃逸是否构成犯罪,应如何处理
肇事逃逸的行为若尚不构成犯罪的,交警部门应当对其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以及十五日拘留的行政处罚。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肇事逃逸是否构成犯罪,刑法如何规定
法律分析:认定肇事逃逸是否构成犯罪应根据事故造成的后果和承担的责任是否符合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情形来加以判断。如果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肇事逃逸是否构成犯罪,法律如何规定
法律分析:认定肇事逃逸是否构成犯罪应根据事故造成的后果和承担的责任是否符合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情形来加以判断。如果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肇事逃逸不构成犯罪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对其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并拘留15天以下,并承担全部责任。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造成轻微伤害或财产损失的交通事故逃逸,不构成犯罪的
法律分析:交通事故逃逸不一定构成犯罪,所有没有交通肇事逃逸立案标准这一说法。 (1)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200元以上20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肇事逃逸不构成犯罪的,应当吊销驾照吗?
逃逸是一定会被吊销驾照的。我国法律规定,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如果尚不构成犯罪,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对其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并可吊销驾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肇事逃逸什么程度构成犯罪
肇事逃逸承担事故全责
全部7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发生交通事故有人伤的要不要扣车
人伤事故是否不是必须扣车,交通警察应当对交通事故现场进行勘验、检查,收集证据,有收集证据的需要的,可以扣留事故车辆,但是应当妥善保管,以备核查。法律依据:《道路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一个骑电动车的孕妇就把他撞倒了。如果孩子不见了,赔多少钱
你好,可以立即报警,确定事故责任,必要的话起诉解决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下载低至¥9.9/篇
律师解答动态
刚刚
郭进律师
近期帮助 41116 人
广东省东莞报警电话是多
刚刚
阮兴军律师
近期帮助 11991 人
你好,小区官网改造,把我家的下水道堵了,返水淹了我家地板,我该找谁赔偿
34秒前
郭进律师
近期帮助 41116 人
只是没带头盔被拍到
1分钟前
彭霞律师
近期帮助 17936 人
车子不在我名下,我有购车转账记录,去年急用钱抵押了,因为没钱处理拖到今年,他现在要自行处理车子
3分钟前
杨国丰律师
近期帮助 3091 人
被女儿的前男友骚扰,已经不能正常工作了怎么办
3分钟前
杨国丰律师
近期帮助 3091 人
快手未成年打赏礼物,快手平台不退
5分钟前
张肖玲律师
近期帮助 1784 人
原告在还没有审理案件时,冻结被告所有银行长,致使被告房货无钱还房货,致使信誉受损,
5分钟前
桂传民律师
近期帮助 41688 人
亲人交通意外去世,和对方保险公司谈赔偿的话,具体有哪些事项?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