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离婚的时候在离婚协议书中我能怎么办?对方不按约定履行抚养义务是否可以起诉?

更新时间:2019-06-24 12:11:41
问题描述:
我们离婚的时候在离婚协议书中 约定抚养权给我,他每个月给1万块的生活费,但现在他不给了,我能怎么办?对方不按约定履行抚养义务是否可以起诉?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平台特邀律师推荐
    已帮助722030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咨询我

    一、离婚后男方不给孩子的抚养费怎么办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七条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关于子女生活费和教育费的协议或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对方不支付抚养费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二、如何起诉孩子的抚养费
    1、以孩子的名义写一份起诉状,内容是找孩子的父亲(或母亲)要抚养费
    2、交到孩子父亲居住地法院,缴纳立案费20元左右
    3、然后等待开庭审理
    4、开庭前准备好证据,离婚协议书或判决书
    5、如果您准备请律师,最好在一开始就去找律师咨询。
    抚养费依据:
    抚养费的标准一般按月工资收入的20~30%比例给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7条规定: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
    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
    有特殊情况的,可适当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8条规定:抚育费应定期给付,有条件的可一次性给付。
    第9条规定:对一方无经济收入或者下落不明的,可用其财物折抵子女抚育费。
    根据以上规定,抚养费的支付方式一般是按月支付,按月打入孩子抚养费的专用账户或在探视孩子时支付。实践中,很多当事人都要求对方一次性支付抚养费,因为这样一来省去要钱的麻烦,二来可以折抵给付对方房款。但是,是否采用一次性的支付方式,法院要看对方的实际支付能力,以及对方当事人的态度。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不同意一次性支付的,法院不会判令其一次性支付。
    抚养费不单指生活费,《婚姻法》解释
    (一)第21条明确规定:“抚养费”包括三项,即生活费、教育费和医疗费。所以,在离婚时,除生活费外,要充分考虑教育费和医疗费,在抚养费的标准(20~30%比例)范围内争取较高的比例。
    2019-06-24 11:59:48
    点赞
  • 找法网咨询顾问
    已帮助1317120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离婚后,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或者子女要求增加抚育费的,应另行起诉。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支持。   
    (1)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的;   
    (2)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不利影响的;   
    (3)十周岁以上未成年子女,愿随另一方生活,该方又有抚养能力的;   
    (4)有其他正当理由需要变更的。
    2019-06-24 12:00:55
    点赞
  •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官方
    已帮助140465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咨询我
    离婚后,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或者子女要求增加抚育费的,应另行起诉。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支持。   
    (1)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的;   
    (2)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不利影响的;   
    (3)十周岁以上未成年子女,愿随另一方生活,该方又有抚养能力的;   
    (4)有其他正当理由需要变更的。
    2019-06-24 12:04:03
    点赞
  • 民事相关律师团队推荐
    已帮助479240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咨询我
    《关于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意见》第16条规定,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权,有下列条件之一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1.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的。一方患病或者伤残,必然影响到对孩子的教育和照料,从孩子成长的角度出发,不是“如何变更抚养权?”的问题,而是必须要变更孩子抚养权问题。  
    2.与子女一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行为的或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有不利影响的。有的父母离婚时争夺抚养权不是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只是为了在财产分割或是为了达到报复的目的。目的一旦达到,就对孩子不管不问,不履行自己的抚养义务,有的还甚至对孩子打骂虐待。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变更抚养权?关心孩子成长的另一方可以要求变更离婚孩子抚养权。但是,变更抚养权不能要求重新分割原有的共同财产。  
    3.十周岁以上未成年子女,愿随另一方生活的。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可以从事与其年龄相关的民事活动。父母离婚时,对于十周岁以上的子女的抚养权归属,应当听取孩子的意见。而在离婚时不满十周岁,过了几年,超过十周岁后,如果孩子明确表示愿意跟随另一方生活,就可以申请变更离婚孩子抚养权。
    4.有其它正当理由需要变更的。
    2019-06-24 12:11:41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离婚后女方不履行离婚协议书约定怎么办?
您好,离婚协议如果是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的体现,没有在胁迫或欺骗前提签署,协议内容不违法,就是合法有效的协议,对双方当事人都有法律约束力。协议由双方当事人自行遵守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离婚后对方不履行离婚协议怎么办,起诉有时效吗?
你好,起诉有时效限制,协议哪一年签的?网上回复可能不及时,建议来电或者加微咨询。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请问协议离婚,对方不按离婚协议书内容履行怎么办??
1、《婚姻登记条例》第十一条规定了“双方当事人共同签署的离婚协议书”作为离婚登记的必备条件。第十二条第一项特别强调:办理离婚登记的当事人“未达成离婚协议的”,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离婚了,前期没有履行离婚协议书上的男方享有探视权的义务?怎么办?
注意事项 1.警惕对方利用你离婚心切的心理。你的离婚协议书的财产分割条款中写的是双方没有夫妻共同财产或财产已经分割完毕,然而实际上却并非如此。当你办妥了离婚手续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离婚后,对方不履行离婚协议,女方能怎么办?
夫妻离婚涉及房产分割的,若夫妻双方有约定应当从其约定《婚姻法》第19条第1款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离婚后不履行抚养义务怎么办?
建议搜集相应的证据,然后向法院起诉要求离婚。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男方不履行离婚协议的内容,我该如何起诉呢?
法院的判决书比证明管用,只要有判决书,你就可以拿到房子。 我想法院会支持你的。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律师解答动态
刚刚
徐婕律师
近期帮助 75710 人
租车公司不然自己维修合法吗
刚刚
王冰律师
近期帮助 17698 人
站在路边被电动车撞了,当时没有报警,已经过去几天了,肇事者不想赔偿了咋办
刚刚
高昆伦律师
近期帮助 50437 人
你是那家律所
刚刚
周清智律师
近期帮助 26905 人
他同学的手骨折了。对方家长不愿意赔偿。只负责把医院的费用报了。怎么个起诉法
3分钟前
许发律师
近期帮助 5274 人
融易花呗强制下款怎么办
4分钟前
宾顺喜律师
近期帮助 7112 人
但是我不知道那个租户用我的号去引导别人跨平台消费,这个时候被骗者一直找我,我只是租号
4分钟前
阳贻峰律师
近期帮助 9417 人
你好,请问同一个地址,可以注册两个不同法人的营业执照吗?
3分钟前
部雪梅律师
近期帮助 1509 人
一份裁决书中明确一般债务利息按3.65计算。迟延金加倍支付。请问迟延金加倍支付按何利率计算?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