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积金离职多久可以提取公积金,有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

更新时间:2024-03-22 15:42:06
问题描述:
公积金离职多久可以提取公积金,有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平台特邀律师推荐
    已帮助1323122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咨询我
    离职后公积金一个月左右可以提取。用人单位应当在员工离职的一个月内办理该账户的封存业务,公积金账户封存后办理提取业务。部分地区对离职的提取具有时间限制,有2年内不得提取、2年内再就业才能提取等要求。法律依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提取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
    (一)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
    (二)离休、退休的;
    (三)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
    (四)出境定居的;
    (五)偿还购房贷款本息的;
    (六)房租超出家庭工资收入的规定比例的。
    《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2024-03-22 15:40:13
    点赞
  •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官方
    已帮助1448212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咨询我
    离职能马上取公积金,部分地区对离职公积金的提取具有时间限制,有2年内不得提取、2年内再就业才能提取等要求。离职后提取公积金需要职工携带身份证、解除劳动关系证明、失业证等材料,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办理提取手续。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法律依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提取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
    (一)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
    (二)离休、退休的;
    (三)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
    (四)出境定居的;
    (五)偿还购房贷款本息的;
    (六)房租超出家庭工资收入的规定比例的。
    依照前款第
    (二)、
    (三)、
    (四)项规定,提取职工住房公积金的,应当同时注销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职工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的,职工的继承人、受遗赠人可以提取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无继承人也无受遗赠人的,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纳入住房公积金的增值收益。
    2024-03-22 15:40:40
    点赞
  • 找法网咨询顾问
    已帮助1507353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离职一般需要一个月左右可以提取公积金。用人单位应当在员工离职的一个月内办理该账户的封存业务,公积金账户封存后办理提取业务。部分地区对离职的提取具有时间限制,有2年内不得提取、2年内再就业才能提取等要求。法律依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提取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
    (一)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
    (二)离休、退休的;
    (三)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
    (四)出境定居的;
    (五)偿还购房贷款本息的;
    (六)房租超出家庭工资收入的规定比例的。
    《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2024-03-22 15:42:06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非本地户口离职多久可以提取公积金
向当地公积金管理部门进行咨询。
全部5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离职多久后可以提取公积金
离职多久后可以提取公积金
公积金提取资讯
租房公积金多久可以提取一次,有哪些规定
【法律分析】:符合租赁住房提取住房公积金条件的职工,每人每年只能申请提取一次住房公积金支付租金,两次提取时间间隔不少于12个月。提取条件 :职工连续足额缴存住房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公积金提取的类型有哪些
公积金提取的类型有哪些
公积金提取资讯
公司公积金能否提取,法律有哪些规定
法律分析:法定公积金是依照法律规定必须提取的。会计上,一般将法定公积金称作法定盈余公积金。在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当提取利润(当年净利润)的10%列入公司法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离职多久后公积金可以提取,法律怎么规定的
法律分析:公积金大概可以在离职之后的一个月领取。但是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在离职后公积金账户必须是封存状态,然后才能提取。所以说,一般公司在员工离职后一个月内会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住房公积金封存多久可以提取有没有法律规定
可以,公积金封存6个月或6个月以上才能提取。账户封存期间,在异地开立住房公积金账户并稳定缴存半年以上的,办理异地转移接续手续。未在异地继续缴存的,封存满半年后可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离职后多久能提取公积金?
离职后可以取公积金的时间是:离职后一个月左右可以去提取公积金,一个月后离职者的账户一般已经处于封存状态了。在提取公积金时需要注意携带盖有公司公章的住房公积金提取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离职后提取住房公积金需要多长时间?
离职后劳动者如果有法定的情形的,能申请取公积金,但办理提取手续需要一定的时间,一般不能马上提取。而法定的情形则包括当事人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或者离退休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离职后封存公积金多久能提取
您好,六个月,可以去公积金中心办理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欠钱纠纷律师怎么收费
欠钱纠纷律师怎么收费
债务追讨 1220
东莞住房公积金怎么全部取完
东莞公积金提取方法 1、由公积金中心核准的提取,除外市户口职工离职、职工离退休两种提取类型外,其他类型的提取均需我经中心或三个办事处审核后才可到建设银行办理提取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我咨询一下我女朋友生小孩出院四天了没有领结婚证过后一个月补办结婚证可以用我的生育保险报销吗在东莞?
法律分析:没有结婚证在有些地区可以报销生育险。生小孩报销涉及到生育保险,而原则上没有结婚证生小孩报销会是比较困难的,因为进行报销的时候,需要准备一些材料,其中就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我社保卡在东莞买的,现在荆州二医住院能报销吗?
法律分析:可以报销。属于异地医疗保险报销。不可以通过社保卡直接结算,需要有的流程如下: 1、河北当地县级医院以上的转诊证明。拿一个小城镇的医保来说,如果要去异地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下载低至¥9.9/篇
律师解答动态
3分钟前
李伟律师
近期帮助 37280 人
21年11月恒昌车贷36期9万8,已经还26期,逾期4个月,昨天收到债权转让书,零晨车被拖走了
9分钟前
李伟律师
近期帮助 37280 人
租房先找中介看房付了看房费后期看到电话号找房子发现是同一个房子租了中介索要中介费需要付吗
11分钟前
陈世炫律师
近期帮助 25897 人
我公司到了法定年龄又不终止劳动合同又不F1离职证明这样可以告公司吗
14分钟前
许发律师
近期帮助 5080 人
今年6月8号签了个蛋糕店的合同零基础学一个月要交他12800,然后学了一天不想学了,还要我交30%的
14分钟前
江海军律师
近期帮助 3720 人
我和妻子结婚两年,她一直没工作,一直靠我养着,同居不到半年,没孩子,因为感情不和,离婚后财产怎么分割
15分钟前
任旭峰律师
近期帮助 3615 人
我被网上招聘司机的物流公司一步一步骗贷款买的货车,不光收我2万1的所谓管理费,请问他们这种行为违法吗
16分钟前
江海军律师
近期帮助 3720 人
我是被人骗刷脸网贷。直接去了对方指定的账户。对方起诉了我。现在还把我设为被执行人。我现在还有余地赢回
19分钟前
宋林聪律师
近期帮助 9573 人
狗咬了,住院的部分可以报销医保吗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