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了解一下,国有公司员工挪用公款怎么办?

更新时间:2024-03-28 09:34:04
问题描述:
我想了解一下,国有公司员工挪用公款怎么办?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推荐
    已帮助1557421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咨询我
    员工挪用公款可按下列方法操作:
    1、首先按照公司的规章制单进行处罚,例如开除或赔偿单位损失等;
    2、以职务侵占罪或挪用资金罪追究其法律责任。
    挪用公款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七十二条  【挪用资金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挪用公款罪】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有第一款行为,在提起公诉前将挪用的资金退还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2024-03-28 09:31:54
    点赞
  • 平台特邀律师推荐
    已帮助86561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咨询我

    该行为构成挪用资金罪,要判处相应的刑罚。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公款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七十二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有第一款行为,在提起公诉前将挪用的资金退还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2024-03-28 09:32:07
    点赞
  • 找法网咨询顾问
    已帮助721079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咨询我

    一、员工私自挪用公款如何处罚
    员工私自挪用公款如何处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
    员工私自挪用公款如何处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法律依据:《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1998年5月9日施行)的规定,对挪用公款案量刑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1998年5月9日施行)的规定,对挪用公款案量刑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2、挪用正在生息或者需要支付利息的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但在案发前全部归还本金的,可以从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给国家、集体造成的利息损失应予追缴。
    挪用公款数额巨大,超过三个月,案发前全部归还的,可以酌情从轻处罚。
    2、挪用正在生息或者需要支付利息的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但在案发前全部归还本金的,可以从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给国家、集体造成的利息损失应予追缴。挪用公款数额巨大,超过三个月,案发前全部归还的,可以酌情从轻处罚。
    3、挪用公款数额较大,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的,构成挪用公款罪,不受挪用时间和是否归还的限制。
    在案发前部分或者全部归还本息的,可以从轻处罚;情节轻微的,可以免除处罚。挪用公款存入银行、用于集资、购买股票、国债等,属于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所获取的利息、收益等违法所得,应当追缴,但不计人挪用公款的数额。
    3、挪用公款数额较大,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的,构成挪用公款罪,不受挪用时间和是否归还的限制。在案发前部分或者全部归还本息的,可以从轻处罚;情节轻微的,可以免除处罚。
    挪用公款存入银行、用于集资、购买股票、国债等,属于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所获取的利息、收益等违法所得,应当追缴,但不计人挪用公款的数额。
    4、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赌博、走私等非法活动的,构成挪用公款罪,不受数额较大和挪用时间的限制。
    4、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赌博、走私等非法活动的,构成挪用公款罪,不受数额较大和挪用时间的限制。
    (二)非国家工作员工私自挪用公款的处罚
    (二)非国家工作员工私自挪用公款的处罚
    1)首先按照公司的规章制单进行处罚,例如可以开除或赔偿单位损失。
    1)首先按照公司的规章制单进行处罚,例如可以开除或赔偿单位损失。
    2024-03-28 09:34:04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国有公司员工挪用公款怎么办?,法律依据是什么
该行为构成挪用资金罪,要判处相应的刑罚。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员工挪用公款怎么办
员工挪用公款怎么办
刑事辩护 24055
国有公司员工挪用公款怎么办?
该行为构成挪用资金罪,要判处相应的刑罚。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我想咨询一下,挪用公款20万怎么处理?
1、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营利性活动或者超过三个月未归还,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较大”; 2、数额在五百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巨大”;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私企挪用公司5000元,怎么处理
挪用多久了?挪用目的是什么?
全部10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员工挪用8000的公款,怎么处理
您好,如果你们的公司是私营企业,并且员工也不是国家工作人员,那就涉嫌了挪用资金罪,这种情况建议你报警处理。
全部10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如何处理公司业务人员挪用公款?
涉嫌挪用资金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比如今天公司在微信上通知停工提前放假不给工资合理吗
公司放假不给员工工资是合法的。不是由于劳动者的原因而造成公司停工停产的,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以内的,用人单位应该按照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法律依据: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欠钱纠纷律师怎么收费
欠钱纠纷律师怎么收费
债务追讨 1060
公司拖欠工资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一、拖欠工资诉讼时效多长时间 1、拖欠工资的诉讼时效是一年。拖欠工资赔偿标准如下: (1)支付应得工资报酬的25%的额外经济补偿金; (2)支付劳动者应得的工资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下载低至¥9.9/篇
律师解答动态
刚刚
肖桂容律师
近期帮助 1501 人
电力部门私自砍了树木怎么赔偿
41秒前
欧俊律师
近期帮助 9498 人
深圳公司搬佛山给不随迁者放三个月假有工资员工该怎么办
46秒前
余联刚律师
近期帮助 114650 人
您好,公司想辞退我,不想给赔偿,怎么处理?
3分钟前
余联刚律师
近期帮助 114650 人
道路限宽墩导致人死亡
4分钟前
天津简阳律师
近期帮助 42144 人
网贷,对方说我银行卡错误,需要转认证金
5分钟前
天津简阳律师
近期帮助 42144 人
未成年时充值,现在成年后还能退款吗?
5分钟前
天津简阳律师
近期帮助 42144 人
有个朋友网络赌博收流水会被判刑吗
5分钟前
广东少忧律师
近期帮助 2029 人
如果发生交通事故,受害者被评为四级伤残,肇事者需要赔偿多少?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