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场刮蹭逃逸的处罚标准:
1. 对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
公安机关处200元到2000元罚款,可以并处15日以下拘留。
2. 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没有逃逸的,除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外,由公安机关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等。
构成肇事逃逸的条件:
1. 主体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2. 客体是交通安全和他人人身安全。
3. 主观方面是故意。
4. 客观方面是行为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
本规定中相关用语的含义:
1.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责任,驾驶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以及潜逃藏匿的行为。
2. “深度调查”是指对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及道路交通安全相关因素进行延伸调查,分析查找安全隐患及管理漏洞,并提出从源头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的活动。
3. “检验报告、鉴定意见确定”是指检验报告、鉴定意见复印件送达当事人后,在一定期限内未申请重新检验、鉴定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重新检验、鉴定后,鉴定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鉴定意见。
4. “外国人”是指不具有中国国籍的人。
5. 本规定中的时间用语均指工作日,不包括节假日。
6. 数字用语中的“以上”、“以下”均包括本数在内。
7. “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或相当于同级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8. “设区的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是指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或相当于同级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9. “设区的市公安机关”是指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或相当于同级的公安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