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有义务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偿还贷款?

更新时间:2024-05-17 22:26:07
问题描述:
请问我的前夫是否有义务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偿还贷款?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1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官方
    已帮助1913846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咨询我
    要看情况,如果是用于家庭日常生活所需,则女方有义务偿还。如果男方借钱用于个人消费,并且女方不知情的情况下。无偿还义务(但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或共同经营的除外)。第一千零六十四条  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2024-05-17 22:26:07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我前夫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贷款,我有义务偿还吗?
你好,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请问案涉金额有多少?借款用途是什么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我丈夫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借了贷款,我有义务帮助偿还
要看情况,如果是用于家庭日常生活所需,则女方有义务偿还。如果男方借钱用于个人消费,并且女方不知情的情况下。无偿还义务(但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或共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全部7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夫妇是否有义务偿还对方不知情的债务?
夫妻对另一方不知情的债务,如果能认定为共同债务的,也有偿还义务。属于双方共同债务的,离婚时,首先应当由共同财产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夫妻一方死亡的个人债务是否有义务在对方不知情的情况下偿还?
夫妻对另一方不知情的债务不是一定有偿还义务的。若该债务系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则不知情的一方无偿还义务。若该债务系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妻子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我有义务为她还贷吗?
老公贷款老婆不知情老婆一般情况是需要偿还的,若是女方能够证明男方贷款所借款项未用于夫妻共同生活的,则不需要对此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用于夫妻共同生活的债务属于夫妻共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河北农村信用社贷款需要什么条件
农村信用社贷款需要满足这些条件: 1、借款人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或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境外自然人; 2、贷款用途明确合法; 3、贷款申请数额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欠钱纠纷律师怎么收费
欠钱纠纷律师怎么收费
债务追讨 1070
相关文书下载
律师解答动态
1分钟前
薛烨庭律师
近期帮助 570 人
学生在放学时把其他学生的眼镜摔坏了,老师在场,老师需要赔偿吗?
1分钟前
高龙祥律师
近期帮助 400 人
几年前的工资一直还有没发的,怎么办?
2分钟前
张强律师
近期帮助 26981 人
司机被打车被砸,警局已拘留当事人,司机要选审判立案,还是执行立案进行起诉?
6分钟前
余联刚律师
近期帮助 114940 人
你好我这边入职的时候跟老板谈的底薪+岗位补贴试用期主动离职老板要扣除岗位补贴合法吗
6分钟前
余联刚律师
近期帮助 114940 人
崴脚工伤赔偿多少
10分钟前
余联刚律师
近期帮助 114940 人
工作将近4年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没有交过社保,被辞退
11分钟前
杨莹律师
近期帮助 77 人
孩子被同学误伤了脸,缝了八针怎么处理
23分钟前
崔晓文律师
近期帮助 6705 人
车子被拖走了以后没有实际控制权了。车祸了。受伤人员起诉车主和开车人员了车主要理会吗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