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定金和违约金能同时适用吗

更新时间:2024-06-30 01:28:05
问题描述:
民法典定金和违约金能同时适用吗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官方
    已帮助1006343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咨询我
    根据民法典规定,定金罚则与违约金不可以同时适用。在违约情况下,当事人只能选择主张违约金或者定金的一种。这是因为法律规定以补偿性为主,惩罚性为辅的原则。
    2024-06-30 01:26:02
    点赞
  • 找法网咨询顾问
    已帮助869910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咨询我
    在违约发生后,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如果定金不足以弥补损失,还可以请求赔偿超过定金数额的部分。这样可以更有效地维护自身权益。
    2024-06-30 01:26:08
    点赞
  • 合同纠纷律师团队推荐
    已帮助1651794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咨询我
    再次强调,民法典中定金和违约金不能同时主张。如果决定选择违约金,那么就按照约定的金额支付;如果选择定金罚则,当定金不足以补偿损失时,可以请求额外的赔偿。目的是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2024-06-30 01:28:05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民法典定金与违约金能并用吗?
合同的定金分为订约定金、成约定金、解约定金和违约定金四种。针对每一种定金问题都有不同的解决方式,要根据具体的问题具体分析。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民法典违约金与定金能同时适用吗?
1. 违约金与定金不能同时适用。因为如果同时适用,赔偿的数额将超过造成损害的数额,不符合“补偿性为主,惩罚性为辅”原则。因此,违约金和定金只能选择适用。 2.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民法典规定定金和违约金能并用吗?
1. 定金与违约金是不能并用的。因为,如果同时对同一违约事实适用定金和违约金,那么赔偿的数额将会超过违约所造成损害的数额,这将使得违约责任不符合“补偿性为主,惩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民法典违约金与定金能同时适用吗
1. 违约金与定金不能同时适用。因为如果同时适用,赔偿的数额将超过造成损害的数额,不符合“补偿性为主,惩罚性为辅”原则。因此,违约金和定金只能选择适用。 2.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民法典违约金与定金能够同时适用吗
违约金与定金不能同时适用的。因为如果同时适用违约金与定金,那么赔偿的数额将超过造成损害的数额,不符合“补偿性为主,惩罚性为辅”原则。违约金和定金只能选择适用。法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需赔偿违约金,是否与违约金一起计算
法律分析:租房违约金不是押金,但在特定情况下,押金可以视为违约金。 1. 如果房主未按照签署的合同履行承诺,例如将房屋再租他人或在合同期内选择自用,则应当退还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律师解答动态
刚刚
江苏王牌律所律师
近期帮助 19119 人
买的二手房,现在可以办证了,原房主的名字,钱谁出
32秒前
江苏王牌律所律师
近期帮助 19119 人
不知道什么原因哈该扣费149元,要求退款
1分钟前
杨玉林律师
近期帮助 15785 人
然后我后来和朋友说才知道是广告!我没办法找商家取消!我没钱买啊
2分钟前
江苏王牌律所律师
近期帮助 19119 人
有手机号可以查到身份证号吗
4分钟前
陈景芝律师
近期帮助 1778 人
你好我代打被骗了
4分钟前
重庆首同律所律师
近期帮助 3468 人
律师,你好!
6分钟前
轩璟律师
近期帮助 4391 人
婚外情八年了,男方怀疑她又有人,于是提出分手,男方不同意,并不断发信息恐吓,该怎么办
6分钟前
陈景芝律师
近期帮助 1778 人
有人借钱不还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